湘潭市工业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湘潭在线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姿雯)今年1-9月,全市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651.66亿元,同比增长0.6%,增速实现由负转正;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43.2亿元,其中技术改造投资276.6亿元,占比达80.6%。这是湘潭市在疫情影响下,加速“一谷三城”建设,着力打造“1+4”重点产业体系,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推进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果。
自建立13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以来,湘潭市新兴优势产业发展进程加快,同时,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也不断加大。尤其是今年以来,湘潭市通过积极开展智能制造和智能化改造,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目前,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在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主要流程上的数字化建设覆盖率达85%以上,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73.6%,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51.3%。已有31家企业获得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证,数量居全省第二。
工业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创新驱动。市科技局重点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实施研发“增投”、企业“登高”、成果“破茧”三大行动,企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由2018年的1.88%提升至2019年的2.25%,预计今年这一占比可达2.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由2018年的281家增长到2019年的395家,预计今年可达500家以上,高企后备军——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企业也将达到500家以上。
随着工业转型升级的稳步推进,湘潭市工业结构不断优化。从市工信局提供的数据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为527.07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1.8%;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1+4”重点产业累计同比增长0.7%,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智能装备制造、食品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产业增速同比分别增长1.6%、6.2%、3.5%、3.5%。这也说明,湘潭市“1+4”重点产业和骨干企业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对工业经济的贡献作用加大。
市工信局负责人坦言,目前湘潭市工业产业转型升级还存在产业链龙头企业实力不强、本地配套率普遍偏低、集群化优势不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够、智能化改造集中在“硬件”更新上、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有待突破等问题。他表示,下阶段,将围绕优势产业抓核心技术突破,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并大力实施钢铁、汽车等重点领域的智能化改造升级,推进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生产现场深度融合,以智能化改造引领工业转型升级。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