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2018年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重点发布项目(连载二十)
经过14年的发展,湘潭经开区已日益发展壮大,成为千亿产业园区,随着经开区的区域化、行政化和政策均衡化发展,完善新城配套显得尤为重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将主要城市配套功能密集地集中在保税路沿线,通过集中化的生活方式实现城市的高效运营,达到发展集约性与环境舒适性之间的平衡;以错位互补的原则,确定商务会议、酒店办公、休闲娱乐、文化体育、生态居住、国际医疗、国际学校的主要配套城市功能;以商务、商业、行政、文化办公、休闲娱乐及居住为主体的综合性配套中心,增加交流活动的叠合效应,通过公共服务中心和环境的塑造,完善工业片区的服务功能,促进地区的多样性和活力。
湘潭经开区南距湘潭市中心5公里,北距长沙市中心27公里,总面积138平方公里,划分为三个组团,即工业新区40平方公里,滨江新城60平方公里,生态环境保育区38平方公里。目前,经开区累计开发面积40平方公里,入园企业1520家,已投产企业692家,2017年技工贸总收入2134亿元,同比增长24.5%,工业总产值1230亿元,增长21.6%。已完成初步规划方案。
项目建设规模为336亩,建设内容为青年公寓、人才公寓、运动中心、花园办公、星级商务酒店、邻里中心、文化滨水步行街、总部办公、国际医疗、国际学校等房产开发及运营,以满足周边企业的生产生活需求。
项目可采取的投资方式可为合作与合资,通过国际化学校等特色产业、公寓、运动场地、办公室、商务酒店、邻里中心租金等方式获得投资回报。
项目位于吉利西路以北、白石路以西,该区域处于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域,北部紧邻国家级湘潭综合保税区,周边规划建设有青竹湖田园综合体等城市配套服务项目。
湘潭综合保税区产业定位为“四区一中心”,即高端制造业集聚区、国际物流集散区、配套服务样板区、改革试验先行区及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致力于建设高效、快速、便捷的开放型经济功能平台,将全力推进创新驱动和创新发展,努力建设成为区域性外向型高端制造业集聚区、国际物流集散区、配套服务样板区、改革创新先行区和保税商品展示体验中心,区域性对外开放的大平台、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湘潭国际贸易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属于湘潭综合保税区及周边企业的商业服务配套工程,包括建设内容为超市、购物广场、酒店式公寓、休闲广场、研发基地、跨境电商平台、会展中心、物流驿站、仓储式会员店等;基地内部功能配置自成体系、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力求提供完善配套的的办公、酒店、商住及商业配套与休闲娱乐设施。
“长株潭湘江湾国际创新综合示范区项目”计划对标了当下国家重要战略“粤港澳大湾区都市群”的先进理念与建设思路,进行规划思路与资源整合,未来湘江湾与粤港澳大湾区将可进行充分的产业互动与协作,而湘潭将作为湘江湾建设的先行者,通过整体42公里湘江沿岸国际化、高品质开发,协同省会城市长沙,成为国家城市群发展示范综合区。
“长株潭湘江湾国际创新综合示范区”整体区域31.6平方公里示范区,一期规划1000亩,将参照苏州工业园区的城市功能配套与建设品质,按“一廊四区”进行统筹规划和招商引资,“一廊”即滨江文化艺术长廊,“四区”即城市核心功能区、尖端产业聚集区、生态文化创意区、国际人才集聚区。在“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建设、高效率运营”的战略原则之下,九华将成为以新能源、新材料、机器人、智能制造等为核心的千亿级尖端科技产业集聚区,城市功能丰富化、文化生活娱乐化、产品开发品质化的长株潭核心增长极,生态、文明、经济“三位一体”的国家城市群发展示范综合区。
近几年来,园区建设规模宏大,相继开发了众多楼盘,其中不乏总建筑面积几十万平方米的大型楼盘,外来人员和本地居民集中。项目空间复合化、集约化和开放化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及大型城市综合体,科研、教育、商业和观光等诸多功能,进一步优化湘潭投资发展环境,沿江路进一步加速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资金人气聚拢,将园区建成长株潭大商圈、商贸新高地、高端国际化金融经济聚集新中心。
合作、合资、独资,具体方式以洽谈后签订合同确定。投资方可享受湘潭市招商引资相关方面优惠政策,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可采取“一事一议”确定具体优惠政策。投资回报方式,原则上根据市场原则,投资与经营获取合法回报与承担风险,可采用利润分成或具体洽谈。
项目单位: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项目地址: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开源路1号九华大楼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