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2018年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重点发布项目(连载十六)
湘潭水府旅游区位于湖南中部,以水府庙水库为主体,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景区交通区位优越,风景秀丽,生态优良,历史人文底蕴深厚,水域面积达50.5平方公里,在湖南省内具有良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享有“天下水府、人间瑶池”美名。
景区交通便利,配套完善,规划基础良好。已完成《湖南水府旅游区总体规划(修编)》、《湖南水府旅游区核心区域控制性规划》、《湘潭水府示范区总体规划(2013-2030)》、《湘潭水府示范区旅游概念性规划》,正在编制《湘潭水府示范区环湖公路规划》。
进行生态环境治理、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旅游景区景点提质改造品牌营销。
项目概算总投资约30亿元,其中生态环境治理投资约7亿元、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投资约14亿元、旅游景区景点提质改造投资约8亿元、品牌营销投资约1亿元。
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就业困难,满足游客市场需求,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韶山火车站自1967年建成以来,运行半个世纪,是几代韶山人记忆中蕞深刻的建筑物。它的建成经历了风霜雪雨,是政治晴雨表,也见证了韶山和铁路发展起伏这段历史的兴衰变迁。韶山市区清溪镇,也正是从火车站建成之前的不毛之地,经过几十年的积累,特别是近十年的跨越大发展,逐渐成为稍具规模的小城市。2017年9月16日,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正式宣告:韶山普铁停止运营。繁忙运输了50年的韶山铁路,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它将永恒地留在各族同胞的记忆中,但这段铁路、机车、站台等带给韶山人特有的情节。
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深处,都有一列绿皮火车。孩时的记忆,现时的回忆,在韶山迎来“高铁”时代的大背景下,加上韶山市也迎来的城市发展的高峰期,外来资金的不断引入,“蕞忆韶山冲”文旅综合体、平里村田园综合体落地实施,旅游主干道及两厢提质改造顺利开工,两大景区提质改造、景区门楼换乘枢纽项目稳步推进,站前路、滴水洞入口提质改造等30个重点项目相继竣工,围绕红色经典旅游城市建设,积极呼应韶山全国一流红色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实施,启动火车公园观光小火车项目的建设将保留韶山历史文化记忆,促进韶山基础设施建设,串联韶山景区实现韶山全域旅游,为每一个韶山市民以及想来韶山观光旅游的游客带来一段追忆之旅、怀旧之旅,从而促进韶山旅游经济的发展。
项目位于韶山市中心清溪镇韶山火车站旧址,用地面积约211.7亩。规划总投资25亿元,利用火车站原有的绿皮火车,开通长沙—湘潭—韶山的怀旧火车专列,体验慢生活;火车公园利用火车站站厅,改造后成为火车博物馆,展示火车相关的发展历史,供游览和阅读;打造以铁路文化背景的园林景观,为艺术摄影、婚纱摄影提供优质的环境。观光小火车项目是指从火车站到黑石寨、天鹅山、棠佳阁等景区、换乘中心等景区点的观光体验旅游项目。
项目建设对韶山市发展全域旅游、提升旅游品质、带动火车站片区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来中央、省、市领导高度重视韶山的发展,要求建设“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当中率先发展起来、率先富裕起来的地方”。湖南省委于2006年做出了“培育壮大旅游支柱产业,促进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决策,国家也于2015年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的主要任务指出扩大服务贸易规模。作为全国知名的红色圣地,韶山拥有顶级的旅游资源,然而目前空间发展不均衡、交通组织不合理、环境保护不到位、城景边界不明确等问题都已成为制约韶山旅游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成为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阻碍。因此无论是从问题的解决还是各方主体的诉求出发,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对整个景区实行封闭管理、统一经营,实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品质提升已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