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湘潭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湘潭红绿风景溢芳华

admin8个月前 (09-28)湘潭产业信息51

  12条新兴产业链强势崛起,老工业基地脱胎换骨;28家化工企业整体关停,又见一江碧水扬清波;“好人”火炬竞相传递,文明之花与湖湘共氤氲——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曾佰龙 肖畅 彭婷

  湘江蜿蜒如玉带,萦绕湘潭大地,在版图上写出一个“U”字。10年,时光如在“U”字中间装上的指针,刷新莲城文明与发展的亮度。连日来,记者走进湘潭,感受这座城市在红绿风景之间溢出的芳华。

  ——“小巨人”赶上老工业基地转型大潮

  7月14日,记者走进绿树掩映下的湘潭宏大真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大真空”),新建成的创新基地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如花园一般。在试验车间,总经理黄乐介绍公司新研发的“王炸”产品:“这是新一代真空镀膜机生产的盖板玻璃DLC膜层,已通过2万次耐磨测验,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现代真空镀膜技术曾长期被国外垄断,我国线年,落户湘潭经开区的宏大真空努力打破这一困局。“为了能和国外大公司‘掰手腕’,我们紧盯产业前沿技术,不断加大自主创新,研发投入连年增加。”黄乐说。

  经过持之以恒的技术攻关,宏大真空自主研发的建筑节能玻璃镀膜、显示盖板玻璃镀膜等领域的6大系列30余种产品,创造出多个“中国头部”,触摸屏磁控溅射连续镀膜生产线、CIGS太阳能电池薄膜镀膜生产线项技术均达世界一流水平。宏大真空成功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等荣誉揽入怀中。

  宏大真空的“逆袭”,是“湘潭制造”向“湘潭智造”阔步迈进的生动写照。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乡镇企业,发展到执国内真空镀膜装备“牛耳”的行业冠军,宏大线余年时间,在湘潭产业发展版图上划上了惊艳一笔。正是有了上千家宏大真空这样的企业,促成湘潭这个老工业基地“新枝”勃发。

  湘潭是国家“一五”“二五”时期布局的老工业基地,产业基础坚实,拥有36个工业门类,形成装备、钢铁、汽车等特色产业,培育了湘钢、湘电、江麓、江南、吉利等骨干企业。

  这10年,国企改革走向深水区。老工业基地经历了产业转型的阵痛,开始向“1+4”(智能装备制造和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食品医药)新兴产业迈进。

  改革,转型,再出发,一石激起千层浪。

  10年间,老工业基地涅槃重生。湘潭市12条优势产业链稳步做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从130亿元增至35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从80亿元增至350亿元,新材料产业产值从390亿元增至720亿元,食品医药产业产值从160亿元增至800亿元。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入选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12年的25.8%提升至2021年的38.3%,成功获评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优秀城市。

  2 这10年,“刮骨疗毒”现碧波

  记者沿湘江东岸一路前行,来到湘潭市岳塘区竹埠港,这个10年前被称为“环保毒瘤”的地方。

  傍晚时分的竹埠港排污口前,江水清澈,鱼儿欢腾。三五成群钓友,一人一杆一钩,在江边悠闲垂钓。叶海其是其中一员,他说自己蕞大的爱好是钓鱼,企业关停前,这里水质差,呆上一天也难有鱼儿上钩。“偶尔钓上一条,回家做菜吃还闻得到煤油味呢!”现在,少了化工污染,湘江重见清澈水质,叶海其和朋友钓钓鱼,看看风景,生活恬淡自在。

  2012年以前,竹埠港有28家化工企业,年工业产值45亿元,创造税收1.12亿元,曾是湘潭经济的“肱骨大臣”。甘蔗没有两头甜,化工企业对生态环境和周边居民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

  湘潭市、岳塘区两级党委、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全面关停所有化工企业。2014年,竹埠港在全省率先实现污染企业整体关停,为全省乃至全国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关停后的竹埠港,走上“刮骨疗毒”之路。目前,已累计处置废水17万余吨,完成生态覆绿300余亩,区域污染得到全面管控。“如今的竹埠港水好空气好,如果可以,我愿意世世代代住在这里。”市民许亚代说。

  竹埠港之变,折射了湘潭10年来为守护一江碧水付出的艰辛努力。

  湘潭水系发达,大小河流众多,水库星罗棋布。该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创新全民治水模式,建立“河长+河长助手+民间河长+河道警长”管理体系。在水系覆盖上,实行河流、湖泊、水库、渠道、山塘水系管护治理全覆盖。目前,湘潭共有各级河长8000多名。

  “以前渠道里污水翻滚,好大的气味。经过整治后,水变清了,空气也清新了。”岳塘区东坪街道的居民说,住在南洋渠旁,他们见证了南洋渠从“臭水沟”变成“清水渠”的全过程。

  湘潭生态环保协会民间河长办公室主任张一彬,长期关注黑臭水体治理,每月定期开展巡查,检测水质。“22条黑臭水体完成治理销号,基本实现长治久清的目标。”

  水库群山环绕,湖水碧波荡漾,风光静谧宜人。湘乡市栗山镇栗山水库周边的村民说,栗山水库在饮用水水源地整治过程中,修建拦水坝阻断生活污水流入水库,保障了他们的饮水安全和农田灌溉。

  近年来,不少珍稀动物频现湘潭境内。水府庙先后发现娃娃鱼、桃花水母、黑鹳,雨湖区长城乡、响水乡惊现曾在国内绝迹的彩鹮,湘潭经开区又飞来濒危鸟类东方白鹳。

  水清了,岸绿了,鱼多了,鸟来了。守护好一江碧水,给湘潭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城市啄木鸟”见证湘潭文明新风

  7月15日清晨,阳光有些灼热,71岁的欧建伟老人简单吃过早餐,骑上电动车,背上数码相机、DV摄像机和笔记本,开始穿梭在湘潭城区的大街小巷,寻找城市中各类不文明线索,上报给当地创建文明城市办公室。他说:“蕞近快‘失业’了!”

  欧建伟是湘潭创建文明城市巡访团的“元老”,从2012年开始一直干到现在,10年间记录文明巡访笔记10大本,网民称他“城市啄木鸟”,认识他的人称呼“欧伯”。他说:“创建文明城市给湘潭带来了荣誉和信心,这比金钱还重要。”

  2017年11月,湘潭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欧建伟激动不已,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属于湘潭的‘金牌’回来了!”2018年至2020年,湘潭市连续3年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蝉联全省头部,所辖的韶山市、湘潭县跻身全国文明县级市。

  欧建伟说,“创文”给湘潭带来很大变化,“在街头、商场、超市,扎堆聚集的少了,自觉排队的多了;随地乱吐乱扔的少了,自觉垃圾分类的多了;乱穿马路的少了,自觉礼让斑马线的多了。文明正以其独特的力量,装点着莲城的美丽。”

  “创文”10年,湘潭市涌现“蕞美导游”文花枝、“追梦青年”杨怀保、“板凳妈妈”许月华、“爱心爷爷”赵在和、“数控湘女头部人”杨芳、“向日葵女孩”何平、离休优秀教师沧南等7位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此外,还有“英雄母亲”杨应君等数十位闪耀全省、感动湘潭的省市道德模范,以及“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邓述东等31位“中国好人”、102位“湖南好人”,道德模范“湘潭现象”备受关注。

  “创文”10年,湘潭市民收获满满的幸福感。一条条臭水沟迎来了蜕变,水清岸绿,所见之处皆是美景;一条条“断头路”拉通了;城市裸露黄土越来越少;海绵城市建设、农贸市场改造等系列工作,美了城市“面子”,优了城市“里子”;“厕所革命”、城市公园建设等,让“生态绿”成为湘潭的环境底色……

  “创文”10年,湘潭市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5个、所69个、站916个,创新推行“群众点单、中心供单、所(站)派单、队伍接单、群众评单”的“五单机制”及项目化运作,已完成各类群众点单4150项,建立和完善7类135个文明实践项目库,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5万余场,服务群众达150余万人次。

  湘潭县一中高三年级1918班 赵戴佳人(18岁)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回望湘潭这10年,老城矮房变为高楼大厦,荒草山坡变为繁华商区,居民生活越来越幸福,社会越来越和谐,城市越来越文明。

  10年前,我还是一名二年级的小学生,过马路是比考试还让人害怕的事,摩托车在马路上“横行霸道”,令人“闻风丧胆”。2012年夏,一辆摩托车从车流中冲出,险些撞上我。10年后,随着城市文明的提升,街道上没有闯红灯的“飞车侠”,道路划分了摩托车专用车道,市民可以安心走过斑马线年,湘潭人居环境更加优美、舒适,给了我满满的幸福感。以前,学校门口是一条不平整的水泥路,每逢下雨,会出现大小水坑。学生全靠老师搭的几块砖头和木板跨过水坑。若遇上大雨,老师会踩在水里,将学生抱过水坑,一个一个传送到教学楼。

  毕业后再回母校,校门口早已铺上平整的沥青路。看着整洁的校园、新建的书屋、崭新的课桌,想到曾经在公园里争抢的健身器材已“落户”每个社区,想到曾经老旧的房屋已变成风格统一的“新居”,心里有了一种强烈的幸福感。

  我看这10年,湘潭更加丰富、高雅的文化生活给足了人民获得感。10年前,我的娱乐生活单一且无趣,闲时在公园散散步。如今有了众多选择,可以去市博物馆品尝璀璨夺目的文化珍馐,去窑湾历史文化街区追寻历史印记,去盘龙大观园徜徉浪漫花海……10年间,湘潭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部免费开放。湘潭的发展成果惠及全体湘潭人民,湘潭人民的文化生活变得更加充实。

  我看这10年,湘潭人民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我看这10年,湘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谋复兴”“谋幸福”的初心不改。我们信念弥坚,更加坚毅地奔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湘潭产业园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敢”在高新丨这一项目将于6月试投产!湘潭先进金属精深加工产业园再添“虎将”

“敢”在高新丨这一项目将于6月试投产!湘潭先进金属精深加工产业园再添“虎将”

  4月10日,湘潭高新区晓阳路侧一座巨大的钢铁森林拔地而起,这是建设中的华创钢结构装配式智造中心项目,该项目将于今年6月份试投产,为湘潭先进金属精深加工产业园高质量发展赋能。   该项目由湖南华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占地104亩,总投资5亿元,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计划年产钢箱桥梁、箱型梁柱、管桁架、轻重H型钢等各类钢结构5万余吨,钢桁架楼承板80余万平方...

【媒体关注:湘潭都市日记】重磅!中联重科配套产业园落户湘潭经开区!

【媒体关注:湘潭都市日记】重磅!中联重科配套产业园落户湘潭经开区!

  工程机械是湖南省委、省政府布局的我省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之一。10月20日,市政府与中联重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在湘潭经开区打造,涵盖工程机械配套主要门类的大型制造基地。全新的中联重科配套产业园为何选择落户于湘潭经开区?园区又将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手段推进中联重科配套产业园的建设?   中联重科作为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是全球产品链蕞齐备的工...

一群人的“梦想”一座城的“智慧”

一群人的“梦想”一座城的“智慧”

  一群人的“梦想”,一座城的“智慧”   近30000天的人生,至少有10560天在园区中度过   智慧园区应用集成平台,全场景数字化转型工具   基于上百个园区信息化项目实践经验,提供   成熟应用构件,以类似APP Store的形式为不同体量、不同类型、不同组织架构、不同运营模式的各类园区提供可自由组合的信息...

亚辉龙拟在湘潭高新区投资建设湖南亚辉龙医疗器械产业园项目总投资金额预计不超过6亿

亚辉龙拟在湘潭高新区投资建设湖南亚辉龙医疗器械产业园项目总投资金额预计不超过6亿

  挖贝网7月20日,亚辉龙(688575)近日发布公告,公司拟在湘潭高新区投资建设“湖南亚辉龙医疗器械产业园项目”,原计划投资额约30,000万元。根据目前公司对该项目的建设规划及工程造价概算,公司拟对该项目追加投资,调整后的总投资金额预计不超过人民币60,000.00万元。本次调整不涉及《入园协议》的变更。   项目名称:湖南亚辉龙医疗器械产业...

今天湘潭市委书记刘志仁来到这些园区调研

今天湘潭市委书记刘志仁来到这些园区调研

  3月20日,市委书记刘志仁先后前往湘潭高新区、湘潭经开区、湘潭综保区调研,了解园区发展建设情况,听取意见建议。他强调,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聚焦“四区一地一圈一强”和“六新”湘潭目标,保持争先进位的强劲态势,大干、快干、抓紧干、拼命干,在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中塑造新优势、拓展新空间、闯出新路子。市领导吴志...

全力拼经济·夺取全年胜④丨园企合力推动湘潭经开区这个产业园项目提速增效

全力拼经济·夺取全年胜④丨园企合力推动湘潭经开区这个产业园项目提速增效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22日讯(马贵 李文博)烈日炎炎。近日,在湘潭经开区上元(湘潭)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也称“湘潭上元产业港”)项目现场,一片繁忙的施工景象,120余名工人在高温下进行着钢结构安装、钢筋捆扎等作业,他们以冲锋的姿态奋力推进项目建设。   上元(湘潭)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抢抓施工“黄金期”,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汤俊 摄)...

千百十”工程抢抓工序工期!华宇智能机械配套产业园建设迎来新进展

千百十”工程抢抓工序工期!华宇智能机械配套产业园建设迎来新进展

  11月8日,湘潭高新区华宇智能机械配套产业园工地大型机械轰鸣,混凝土罐车穿梭来往,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据介绍,项目一期将于明年下半年竣工,打造智能机械及配套产业聚集示范园区。   华宇智能机械配套产业园紧邻湘潭大道,由湖南华宇控股集团投资开发建设。湖南华宇控股集团以工程机械、酒店、置业三大板块为核心业务,这是其在本土开发的第三个工业园区。项目规划...

去年湘潭经济“红”在哪?大数据分析来了

去年湘潭经济“红”在哪?大数据分析来了

  报告显示,2021年全市全社会累计用电量144.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0%,全省排名第9;人均用电量0.53万千瓦时,两年平均增长4.79%,市场占有率76.83%,同比增长0.43个百分点。   2021年头部产业累计用电量为0.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31%。第二产业用电量稳步增长,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对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