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玩转低效土地产业升级再提速
专注分享行业内的新鲜事,欢迎关注
湘潭通过重新开发低效用地,激发了新的发展动力。京顺达公司盘活110亩土地,预计年产值达5亿元;“吉利LCV”项目迅速落地,刷新了项目投产速度。湘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采取多项措施推动低效土地再开发,取得显著成效。
110亩土地能做什么?在湘潭经开区,京顺达公司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能带来5亿元的年产值。事情是这样的:京顺达公司在2013年响应湘潭吉利汽车的需求,买下150亩工业用地用于仓储建设。2016年,吉利退出,后续110亩土地的开发被搁置。到2023年,湘潭被选为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经开区决定利用这片低效土地,建高标准厂房,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绿色低碳转型。预计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可达5亿元。
湘潭,作为一个老工业城市,近年来一直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但散乱的低效用地始终是个难题。2023年9月,湘潭成功入选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这意味着没有先例可循,湘潭需要摸索前行。经过多轮调研,湘潭决定从低效产业用地入手,推出一系列配套政策,构建“1+2+N”制度体系,逐步推进低效土地再开发。
湘潭经开区作为首个国家级园区,成为破局的起点。为了盘活园区低效用地,园区以试点政策为契机,探索新的土地盘活模式。“吉利LCV”项目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个项目用地需求大、落地急、投产快,前期成本高。湘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新增用地报批和盘活存量土地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了项目用地需求。蕞终,项目在短短3个月内就开工,首台车在2023年12月下线,刷新了项目投产新速度。
湘潭的低效土地再开发无疑为我们展示了一条可行的路径。通过政策引导和创新机制,湘潭不仅盘活了闲置土地,还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京顺达项目和“吉利LCV”项目的迅速落地,正是这一策略的成功实践。低效土地的再开发,不仅是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更是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次全新激活。未来,湘潭需要继续探索和完善这一模式,确保更多的低效土地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赢。作为其他城市的参考,湘潭的经验值得借鉴,但也需要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找到蕞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恒大地产再次被执行,7.5亿债务压顶
0$湘潭玩转低效土地 产业升级再提速$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