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各大园区交出半年度成绩单
经济指标稳健攀升 产业项目集聚加速
上半年,湘潭市园区经济发展呈现稳健态势,各项经济指标均保持了一定增速。其中,湘潭经开区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额、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进出口总额3项重点指标,居全省同类园区第二;湘潭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主营收入、新申报高企数量、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等3项重点指标,居全省同类园区前三;天易经开区园区生产总值等9项重点指标,位居全省同类园区前五位;湘乡经开区规模工业增加值等4项重点指标,居全省同类园区前五位。
湘潭高新区: “智造谷”主导产业加快成型
日前,我们从湘潭高新区2019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了解到,高新区主导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智造谷”主导产业正在加速形成,3条优势产业链培育壮大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上半年,湘潭高新区风电产业、矿山装备产业、汽车零部件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产值175.03亿元,同比增长42.4%。湘电风能订单稳步增长,湘电动力、湘电新能源、湘电莱特、创一叶片等企业增长较快。
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81.45亿元,同比增长22%,湘钢瑞泰科技、胜利钢管、湘钢金属材料、泽宇新材、巨能绝缘材料、银河新能源等企业增速较快。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1.41亿元,同比增长23.8%,重点企业金杯电工电磁线、华菱线缆产销两旺;时变通讯、中星电子、天烽科技、芯力特等一批企业投产达效。
转型技改加快推进。湘电风能等4家企业获得省首台套认定;屹丰模具获批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迅达集团获批省工业设计中心;华菱线家企业项目申报绿色工厂和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税收增量奖补;胜利钢管等4家企业申报省新材料企业;中通电气等4家企业申报两化融合贯标,园区80余个项目申报国、省、市各类专项资金。
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工作有序推进,新能源、钢材及深加工、机器人3条产业链管理机构组建完成,人员、办公场地已到位,“两图、两库、两池”已经挂墙。下半年,高新区还将对重点人才、项目和客商开展走访,根据产业链考核办法,加大各条产业链新招商引资力度,助力产业链加快发展。
湘潭经开区:主导产业集聚度明显增强
上半年,湘潭经开区紧抓经济运行调度与项目建设落地,园区经济运行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上半年,湘潭经开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965亿元,同比增长14.2%;完成工业总产值542.5亿元,同比增长15%;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268.4亿元,同比增长10.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3.9亿元,增长9%;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236.5亿元,增长5.7%;实现财税收入20.2亿元,增长3.2%,其中税收占比为76.9%;实际到位外资2.22亿美元,增长48.2%;实际到位内资44.5亿元,增长20.8%;进出口总额9.38亿美元,增长1.69倍。汽车及零部件、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韧性进一步增强。上半年三大产业实现产值378亿元,增长10.2%。
项目建设推进有力,重点企业陆续投产,园区经济发展根基得到进一步夯实。宏大真空二期、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二期等25个重大项目实现开工,克康、京西等包括世界五百强、跨国公司项目在内的17个项目已实现竣工投产。
招商引资助推产城融合的势头进一步彰显。上半年,新签商务协议14个,合同引资146.95亿元,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1个。项目涵盖汽车产业配套、5G光通信核心部件、风力发电关键部件、片区开发等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洽谈意向企业40余家,意向总投资额达657.69亿元。
昭山示范区:产业项目建设持续发力
在昭山示范区湖南健康产业园医学医疗医药创新中心项目工地上,钢筋工、架子工、木工等近200名工人有序忙碌,综合楼、研发楼、院士楼等三栋大楼主体即将完工。这里将被建设成为湖南健康产业园核心区承载高端产学研项目的孵化器。
今年来,昭山示范区紧扣“产业项目建设落地年”目标任务,着力推进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各项工作,推动昭山高质量发展。1至6月,该区新开工项目4个,竣工投产项目2个,23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6.52亿元。
为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该区出台了重点项目管理和考核实施方案,建立了“区领导联点、责任单位负责、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实行“周督查、月讲评、季考核、年总结”考核方式,与项目责任单位签订了重点项目责任状和“四责四诺”承诺书,开展了“项目亮诺在工地”活动。目前,昭山城市海景水上乐园二期、金江泵站扩建二期全面竣工,湖南惠景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湖南健康产业园医学医疗医药创新中心、刘锜故居和宗祠文化馆、华鑫高级中学等项目主体工程(即将)完工,樱皇生态休闲农业开发一期、梦幻森林·菩提树下、恒和康复医院等项目有序推进。
招商引资方面,今年来,昭山示范区充分利用节会,结合“湘潭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专题招商推介会”“锦绣潇湘·走进香港”“第十一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活动,成功向外推介昭山示范区,使昭山成为投资热土。上半年,已签约圣源祥保险总部基地、威高集团湖南区域总部等12个项目,签约金额12亿元,引进小微企业41家。
天易经开区:县域经济主引擎地位凸显
日前,我们从天易经开区上半年工作讲评暨项目建设“百日攻坚”大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天易经开区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主导产业持续呈现加速集聚之势。
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该区技工贸收入2018年已成功突破千亿大关。今年上半年,园区主要经济指标依然保持着稳健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在合理区间运行,技工贸收入、工业总产值、规模工业总产值等经济指标均保持了10%以上的增速,其中技工贸收入、工业总产值、规模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等都保持12%以上的增速,延续了近年来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
与此同时,天易经开区发展的后劲更加明显。上半年,该区共招商引资项目9个,入驻园区标准厂房项目28个,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7个,过10亿元项目1个。实际使用省外境内资金达到29亿元,同比增长24.1%,在全县的占比超过88%。在谈项目多达50余个,包括南光集团、红星美凯龙等行业龙头企业。产业园中园发展迅猛,柏屹产业园、宏信产业园共引进和落户企业110多家。
目前,天易形成了食品医药、装备制造、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和湘莲、槟榔、海泡石三大特色产业的“3+3”产业体系,主导产业快速壮大、产业链条日益延伸、产业配套日趋完善,产业的集聚效应日益彰显。上半年,天易经开区食品医药、新材料、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共集聚规模企业115家,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212.6亿元。其中,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64亿元,同比增长9.8%,占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82.6%,天易经开区作为县域经济的“主引擎”地位更加凸显。
湘乡经开区:电力科技产业园发展加速
本报讯(记者 李新辉 通讯员 李志光)上半年,湘乡经开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平稳增长。完成技工贸总收入216.12亿元,同比增长11.95%;完成税收3.3亿元,增长24.9%,在湘潭市重点园区中增速排名头部;工业总产值及规模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99.2亿元、193.39亿元,均实现了15%以上的增长,尤其在电力产业园的建设上明显加速,目前已有4家企业产业楼竣工,且招商成果喜人,今年新增企业18家。
今年初,在长沙与省电力协会一起举办的电力科技产业园招商推介会上,湘乡经开区与16家企业签订入园协议,与2家企业签订入园意向协议,通过“引老乡、建家乡”专题招商引资活动开展,截至目前,湘乡经开区已成功引进27家电力企业落户湖南中部电力科技产业园。
湖南中部电力科技产业园位于湘乡经开区大将路以东、黄金大道以南、经二路以西、引凤路以北的黄金地段,总用地面积约181.4亩,项目规划建筑面积137095平方米。规划建设分三个功能区布局:总部大楼区、研发办公区、研发生产区。目前,该园正在进行第二期基础部分建设,今后将全力整合现有电力企业优势资源,大力引进电力设备制造,以重点培育“电力湘军”做大做强。
目前,湖南电力科技产业园头部期已有4家企业产业楼已竣工运行,另有15家新增企业已完成地块选址和地质勘察,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办公楼设计等开工建设的前期工作。
韶山高新区:招商多点发力 商机变成实绩
今年以来,韶山高新区坚持将招商引资作为园区发展的“生命线”,遵循“多处着手、精准发力、久久为功”思路,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抢占招商先机,提升招商实效,取得丰硕成绩。上半年共引进项目30个,引资金额28.22亿元,到位资金5.6亿元,利用外资3800万美元,实现外贸进出口额2449万美元,招商项目完成全年任务75%。
围绕产业链挖潜力。聚焦碳基新材料产业链两端发力,推动润泽新能源、恒升机械二次招商,引进亿德新能源、创一科技、泽宇新材等一批新材料骨干企业,年税收均可达1000万元以上。另有5个复合材料、C/C材料项目正在对接,形成了“项目汇聚产业链”的良好招商局面。
聚焦商会找资源。韶山高新区与深圳、上海、北京、广东等地韶山商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各类高校和省内外高新技术企业紧密对接,加强产学研合作项目引进,目前贸翔生物与北京化工大学合作研发项目已建成投产达效,江冶机电与中南大学、四棱数控与南京航空大学等产学研合作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上半年拜访商会企业30余家,赴北京、深圳参加商会活动5次,通过广东韶山商会的牵线搭桥,总部经济产业园落户园区,投资超过6亿元,建成后,将成为园区三产服务配套产业集聚地和地标式建筑。
探索合作模式开新路。创造性开展“双品牌”合作,滴水洞、陈克明福寿面等5个品牌合作项目迅速落地。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