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湘潭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2022年湖南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年度报告

admin9个月前 (09-28)湘潭产业信息83

  年,全省软件行业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软件发展战略,大力实施《湖南省软件产业振兴计划》,着力提升关键软件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支撑能力,产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集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为加快数字湖南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2年,全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达2016亿元,同比增长13.9%;软件业务收入达1272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软件产品收入329亿元、信息技术服务收入760亿元、信息安全收入14亿元、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169亿元,占比分别为25.9%、59.7%、1.1%、13.3%,软件产业向服务化延伸趋势加速。

  1.关键核心技术能力提升。基础软件领域,麒麟信安推出“金融信创云解决方案”,依托自主研发的麒麟信安云桌面系统构建“一云多芯”异构云平台。湖南亚信研发的AntDB数据库在通信、交通、金融、能源、邮政等广泛应用,荣获2022年“蕞佳数据库品牌”大奖。应用软件领域,创智和宇“和宇云PaaS平台”、“和宇分布式数据库”在医保行业信息化领域市场占有率全国前三。卫导信息“可信导航仿真测试软件”广泛应用于电力、应急救援、导航定位等场景,提供了国内首个全功能的满天星暗室环境。新兴技术领域,云畅科技的低代码平台“万应工场”荣获“2022中国低代码平台行业应用卓越奖”。长沙加快打造“智能驾驶之城”,培育了希迪智驾、中车智驭、百度阿波罗、行深智能等生态企业,聚集“车—路—云—网—图”上下游生态企业350余家,年产值超150亿元。

  2.创新平台承载力增强。湖南欧拉生态创新中心成立,16家企业和高校共同发起湖南欧拉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联盟,聚焦根技术创新,共建区域生态。中电互联承建的湖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软件化)正式通过验收,开展“工业生产及产品故障诊断与健康维护技术”等6项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攻关。马栏山引进国防科技大学视频先进技术研究院、天津先进技术研究院长沙分院,致力打造“超算+高新视频”技术体系。湖南省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已培养3000余名鲲鹏产业相关人才。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正式启动运营,是目前AI算力规模蕞大的公共平台。

  3.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持续强化。组织召开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宣贯会,鼓励软件企业加强标准体系和能力建设。2022年,全省新增ITSS认证企业60家,累计拥有有效期内ITSS认证企业171家,其中二级17家,三级137家,四级15家,通用要求2家。2022年新增CMMI(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企业69家,其中通过CMMI5合计11家,累计拥有有效期内CMMI认证企业196家。

  1.工业技术软件化基础夯实。迈曦软件、精益传动、凯士达信息、优易软件等企业聚焦CAE、CAD等领域,推动工业研发设计类软件实现从无到有,应用覆盖机械制造、武器装备、航空航天等行业。中电互联充分发挥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建成涵盖1个核心平台和8个基础平台的工业技术软件化平台体系,平台汇聚沉淀机理模型达1万余个,活跃开发者约8000人。

  2.行业应用深入推进。镭目科技、创辉达、先步信息等企业围绕钢铁冶金、智能制造等领域,深耕生产管控软件各细分领域。镭目科技自主设计了基于机器人集成应用为基础的智能化浇铸平台控制系统,其建设的武钢智能扒渣项目属世界首创,“高品质钢智能冶炼系统集成”荣获全国第二届智能制造创新大赛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创新赛道(领航组)二等奖。创辉达排水管网GIS系统围绕“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可视化、智慧化”发散思维,以先进过硬的信息技术实力作支撑,打造了该智慧排水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先步信息在智能控制、智能制造、医疗耗材智能装配和A视觉分选领域,构建国际领先的技术优势,“SSPCU工业智能控制软件”荣获湖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3.工业APP加速赋能。2022年,全省工业APP数量超2.5万个,13个项目入选省级“工业互联网APP典型应用案例”。山河智能“基于5G+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工程机械遥控施工系统”专用类工业APP,面向制造企业个性化需求,具有高应用价值;湖南精益传动“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齿轮传动系统智能运维APP”行业通用类工业APP,面向行业需求,推广价值高、带动作用强;郴州东塘电气“大数据+配电安全监测与能效管理运维服务平台”是安全可靠类工业APP,面向重点项目推进、重大工程实施和重要装备研制需求,具有高支撑价值;湖南助飞软件“智慧仓储管理WMS云平台与工业APP”属于基础共性类工业APP,面向“工业五基”领域,普适性强、复用率高。

  1.龙头企业做强做大。中车时代电气入围工信部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强,排名第47位。麒麟信安成功登录上交所,成为科创板“国产操作系统头部股”。天河国云、和信安华、树根格致等三家入选“2022中国产业区块链企业100强”名单。安克创新2022年发布了2个新品牌,6款产品获2022红点奖,9款产品获IF奖,连续六年蝉联“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榜单”。

  2.重点企业快速成长。2022年,省软件50强企业实现营收590亿元,实现软件业务收入330亿元,利润总额80亿元,研发投入36.5亿元,,从业人员47655人。支持软件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全省新增移动互联网及软件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4家,累计总数达68家。兴盛优选、天鹅到家、福米科技入选“2022中国独角兽企业”;希迪智驾、中科星城入选“2022年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

  3.创新创业氛围浓厚。2022年新增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等12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增京东城市(长沙)数字经济产业园等36家省级众创空间。截至2022年12月底,667个软件产业相关项目获得“柳枝行动”扶持,其中94个项目累计获得21.1亿元股权融资。成功举办第四届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与应用大赛,打造了一批标志性创新产品和示范性应用场景,省内数字产业创新创业氛围活跃。

  1.物联网、区块链产业日益壮大。据《2022年中国城市区块链综合指数报告》数据显示,长沙区块链综合指数全国第五。长沙、娄底、衡阳加快布局抢抓区块链产业发展机遇,分别布局星沙区块链产业园、长沙区块链产业园、娄底市区块链产业园、湘南湘西区块链产业园。2022年,快乐阳光、湖南智慧政务区块链、宸瀚信息等22个企业项目区块链信息服务名称备案编号成功。湖南物联网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涉及传感器、芯片设计、电子标签与读写机具、智能终端、应用软件、系统集成等领域。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红外无线无源气体报警系统的研制及应用项目”等5个项目入选工信部“2022移动物联网应用典型案例”。

  2.“大智移云”创新应用深化拓展。云计算和大数据在制造、金融、医疗、教育、家居、城市治理等领域加速融合落地。中电金信致力于金融行业“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架构变革,聚焦“数字底座”场景共建,打造源启实验室,支持金融行业的数字化应用。湖南省第二测绘院“遥感影像统筹及卫星应用系统”等5个项目入选工信部“2022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马栏山视研院马栏山视频超算系统,以天河国产软硬件为基础,视频综合能力达到10P,可满足园区乃至国内企业的影视制作、视频分析、视频生成与视频渲染等环节的计算需求。

  1.“软件名城”建设全面启动。长沙市已全面启动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工作,着力实施“软件业再出发”战略,集聚了全省80%以上的软件企业,软件产业收入占全省总收入近90%。以中国软件名城创建为目标,形成了以湖南湘江新区(长沙软件园)为核心区,以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为拓展区,以岳麓山大学科技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为特色区的“一园五区两山”软件产业发展格局。

  2.“软件名园”创建加快推进。长沙软件园、株洲高新区、衡阳高新区等专业园区对标“中国软件名园”不断提升产业公共服务能力。长沙软件园基本形成了以基础软件、工业软件、新兴领域软件以及行业应用软件为主导,构建了集成电路设计、网络安全、工业互联网、电商平台等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株洲高新区以轨道交通、中小航空发动机作为主导产业,电力新能源与装备制造(含汽车)为特色产业,现有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13家,院士工作站(点)16家;建设天元工业软件园,打造工业软件创新高地。衡阳高新区构建“一廊引领、四区联动”的空间总体布局,汇聚了华为、中兴、中国软件、中国电子等一大批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培育了镭目科技、工业富联、蘑菇车联等一批具有高新技术的行业应用软件企业。长沙中电软件园2022年企业总营收达310亿元,荣获“2022年度创新活力园区”称号。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入园企业超过3400家,2022年预计实现营收610亿元,同比增长17%。

  1.重点项目进展顺利。2022年,成功引进上海爱数全国总部、科大讯飞湖南区域总部、新点软件华中区域总部项目、美迈跨境电商运营中心、京东方数科华中区域总部项目等重大项目。株洲市天元工业软件园开园,14个项目进行签约,投资26亿元。总投资达60亿元中科(湘潭)创新未来城项目落户湘潭高新区。长沙万兴创意科技大厦正式启用。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岳麓山实验室、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国网湖南电科院、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产业园(一期)等项目超额完成投资目标。

  2.开源生态加快构建。举办首个面向区域和行业的欧拉操作系统生态大会,《湖南欧拉生态发展白皮书(2022)》正式发布。2022年6月,中国首个桌面操作系统根社区openKylin成立,麒麟信安等13家企业成为openKylin社区首批理事会成员单位。中国长城旗下湖南长科自主研发、独立运营的PK线上公有云平台中国网信服务社区,建设基于国产云平台的适配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拓维加快鸿蒙生态建设,旗下开鸿智谷发布教育在鸿OS发行版、公路在鸿OS发行版、OpenHarmony智慧校园解决方案等。

  3.产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出台关键软件能力提升实施方案,完善首版次软件支持政策,20个软件产品认定为“2022年度湖南省首版次软件产品”,组织实施35个“关键技术产品攻关项目”。贯彻落实国家软件产业税收优惠政策,2022年全省享受所得税优惠减免的企业50家,共计减免所得税2亿元。人才要素保障不断加强。我省普通高等院校每年培养软件相关专业人才近2万人,软件人才供给能力在全国位居前列。国防科大、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南华大学、湘潭大学等5个国家级、省级特色示范性软件学院加快推进产教融合。长沙软件人才实训基地已覆盖达16万名开发者。产业发展氛围日益浓厚。全国工业APP和信息消费大赛、湖南软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活动成功举办,2022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竞争力50强,软件“名人、名企、名品”发布,推动湖南软件产业发展要素加快集聚,为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信息来源: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处 责任编辑:王武

  主办单位: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承办单位: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湖南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网站标识码:4300000001

  联系方式: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备案号:湘ICP备05000618号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金融稳经济农行在行动”专场宣讲活动走进湘潭现场签约7个项目

“金融稳经济农行在行动”专场宣讲活动走进湘潭现场签约7个项目

  9月23日,“金融稳经济 农行在行动”专场宣讲活动走进湘潭。湘潭市委书记刘志仁,农行湖南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陶伟梁出席活动并讲话。市领导周晖、刘新华、黄韧,农行湖南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刘连超等参加。   今年以来,农行湖南分行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金融稳经济 农行在行动”专项活动,宣讲“稳增长”农行新举措,推广农行融资新产品,帮助和指导政府平台及各类融资主体解决项目融资...

《湘潭高新区“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出台

《湘潭高新区“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出台

  开发区出台了《湘潭高新区“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湘潭高新区“人才强区”实施方案》,完善了人才发展顶层设计和实施方案。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高新区将围绕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要求,通过优先发展布局,全面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不断创新人才体制机制等方式,科学开展人才工作,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实...

【湘潭市】“三城一园一中心”规划建设发布

【湘潭市】“三城一园一中心”规划建设发布

  11月21日,湘潭市举行“三城一园一中心”规划建设发布会,该市将规划建设“湘江科学城”“湘潭大学城”“长株潭新能源汽车城”“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和“仰天湖国际峰会中心”。前4个项目主要落户在与长沙毗邻的湘潭经开区。   “湘江科学城”规划总面积145.5平方公里,其中包括湘潭市50平方公里,定位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核心示范区”。湘潭将在湘潭经开区...

【湘潭市】湘潭高新区:“容缺审批+拿地即开工”模式为项目建设再提速

【湘潭市】湘潭高新区:“容缺审批+拿地即开工”模式为项目建设再提速

  一个社会投资类项目从拿地到开工,在几年前走审批流程动辄需要半年以上,而麦丰跨境电商+智能制造项目从拿地到开工建设再到试生产,仅用时半年。加速推动项目建设的背后是湘潭高新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系列改革创新。   麦丰跨境电商+智能制造项目是湘潭市重点项目,总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建成后将麦丰公司深圳、东莞两地的运营总部、生产基地、研发中心、贸易结算中心整体搬迁至湘潭...

三年创造医疗器械从“0”到“N”的奇迹湘潭经开区怎么做到的?

三年创造医疗器械从“0”到“N”的奇迹湘潭经开区怎么做到的?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林佳妮 湘潭报道   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授牌三周年暨产业集中区一期项目竣工仪式。   8月31日上午,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正式竣工,标志着湘潭经开区医疗器械特色产业发展有了全新的平台支撑。   当天,华熙生物医美医疗系列产品生产基地项目、国药湖南与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供应链协同项目、未磁科技心磁仪项目等19个...

京湘(湘潭)跨区域协作产业项目对接活动在北京举行

京湘(湘潭)跨区域协作产业项目对接活动在北京举行

  京湘(湘潭)跨区域协作产业项目对接活动在北京举行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武慧 通讯员 张骞予)3月1日下午,由湘潭市委市政府主办,湘潭市商务局与中咨海外跨区域产业协作中心共同举办的京湘(湘潭)跨区域协作产业项目对接活动在北京举行。副市长丁诚出席,并作湘潭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湘潭市专业示范园区推介。   这次对接活动旨在全力对接北京优势产业资...

回眸2021|湘潭经开区:产业保障园区绿色发展

回眸2021|湘潭经开区:产业保障园区绿色发展

  2021年,湘潭经开区坚持“从高”定目标,“从稳”固底板,“从细”明措施,“从严”抓调度,不仅产业基础有效夯实、项目攻坚加速推进、改革开放持续深化,而且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湘潭经开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增长13.2%;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引进医疗器械企业116家;新签约项目57个,合同引资235....

天易经开区三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

天易经开区三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马贵 通讯员 郭彦君)8月12日,我们从天易经开区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天易经开区规模工业产值和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均保持高位增长,园区食品医药、智能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规模工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33.5%、14.2%、18.1%,其产值占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97.5%。   经济发展是园区的主责主业。今年上半年,天易经开区在主导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