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高新区“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出台
开发区出台了《湘潭高新区“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湘潭高新区“人才强区”实施方案》,完善了人才发展顶层设计和实施方案。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高新区将围绕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要求,通过优先发展布局,全面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不断创新人才体制机制等方式,科学开展人才工作,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高端创新团队引进工程、重点产业集聚人才开发工程等六大重点人才工程,逐步建******才高地。到2020年,全区人才总量力争达到4.3万人,人才总量占人力资源总量38%。特别要在智能制造产业(新能源装备、钢材深加工)、战略***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现代服务业,优先培养引进约25名能突破关键技术、解决发展瓶颈的紧缺型高素质人才。
近年来,湘潭高新区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根据“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人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至2015年底,湘潭高新区园区核心区318家工业企业中,共有各类从业人员约2.5万人,含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0969人,专业技术人才6803人,技能人才6292人,社会工作人员196人,其他人才595人。园区有1个院士工作站,5个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重点实验室,18家省级企业技术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了先进矿山装备、风电装备等两大技术创新联盟,建成了1个信息服务中心和各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8个,共集聚了60多位科技领军人才。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湘潭高新区人才发展战略***转变的关键时期。他们将通过政策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搭建平台、营造环境、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等方式,以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推进湘潭高新区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规划》中提到,在培养开发创新型人才方面,到2020年,每万劳动力中具有研发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数量达到50人以上,各领域科技领军人才达到100人,高端创新团队达25个以上,建立市级以上研发机构50家;在引进重点领域紧缺人才方面,到2020年,在智能制造产业(新能源装备、钢材深加工)、战略***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现代服务业,优先培养引进25名左右能突破关键技术、解决发展瓶颈的紧缺型高素质人才;在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党政人才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达到85%,45岁以下中青年干部占党政人才总量比例达到80%;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1.8万人,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达到70%以上,力争培养一批省内外知名的优秀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2万人,技能人才达到1.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28%以上,高技能人才中技师、高级技师占20%左右;全区社会工作专职从业人员总量达到200人左右;在农村实用新型人才队伍上,每个行政村至少培养1-2名示范带头农村实用人才。
《规划》还就人才引进、培训、奖励、人才机制体制创新及与人才配套的人才发展、生活服务等方面作了全面的布局。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