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建筑节能高质量发展的湘潭实践
如果说每座城市都有她独特的发展底色,那么对于湘潭而言,绿色应当占据一席之地。
近年来,湘潭始终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多措并举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建筑节能是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截至2020年底,湘潭中心城区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分别达51.1%、100%。
与此同时,“湖南省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亚洲开发银行优惠贷款的国家级低碳试点城市”“湖南省头部批绿色建造试点城市”等一批“绿色”头衔,亦先后花落湘潭。
雨湖区罗祖殿社区,因民俗文化中剃头匠的祖师爷罗祖而得名。80岁的潘年伟,在社区里的湘建村住了几十年。蕞近几个月,乘着“美好社区”建设的东风,她家所在的楼栋率先安装了太阳能门禁系统以及楼道灯。“看看,这灯多亮堂,还不用我们交电费!”潘娭毑特别高兴,逢人便要讲一讲这桩新鲜事。
潘娭毑居住的2栋,作为太阳能门禁系统以及楼道灯的试点,一度成为小区的“网红打***点”。由于试点顺利,这项工程将在罗祖殿、韶山路、富民城三个美好社区全面推行,受益居民可达7653户。
据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湘潭市以国家级低碳试点城市为契机,借力亚投行贷款,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积极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推广节能灯具、节水器具等节能产品,实现宜居和节能双成效。自2019年以来,全市共开展老旧小区改造422个、2600栋,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30多万平方米。
同时,为系统推进建筑节能减排,湘潭市强化源头把关,在工程建设项目立项、规划、设计、图审、施工阶段全面落实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要求。目前全市新建建筑实施节能强制标准设计、施工阶段执行率均达100%。全市范围内,还筛选出200栋公共建筑作为能耗监测对象,积极推进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能耗实时在线监测,超额用能阶梯加价,促进合同能源管理。
作为拥有湘钢、湘电、江麓等众多大中型企业的老工业城市,湘潭因地制宜,将炼钢、发电等工业余热变废为宝。
湘潭中节能城市节能有限公司作为“急先锋”,在全市率先启动了湘潭高新片区能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和湘潭万楼新城片区浅层地热能建筑规模化应用项目,分别利用工业余热和浅层地热能为居民区提供集中供暖、制冷供暖。
在湘潭高新片区,实现天元美居乐小区供能面积37万平方米、家家美家居建材广场供能面积1.65万平方米,相当于每年减排1422吨标准煤,相比传统供暖每户(以120平方米为例)可节约500元/月。居民李阿姨对此深有体会,“搬来天元美居乐小区前,冬季需要开空调取暖,既贵又不舒适。搬家后,我们全家都尝到了集中供暖的甜头,24小时暖气不停,一个季度下来费用才1500元。”
湘潭万楼新城片区浅层地热能建筑规模化应用项目,则充分利用湘江“U形”贯穿城区、浅层地热资源丰富的便利优势,已签约规模化应用56万平方米,并成功申报湖南省浅层地热能建筑规模化应用重大单体试点示范项目。
除工业余热、浅层地热外,湘潭还在不遗余力地推广太阳能光热。就拿屋顶太阳能光热光伏工程来说,热水需求量较大的湖南科技大学、市妇幼保健医院、盘龙山庄大酒店等公共建筑已集中推广太阳能热水。同时,充分利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全市公共机构及工业园区的屋顶资源,湘潭市计划投资20亿元,统筹规划500万平方米、开发建设不低于500MW分布式光伏电站。目前,威胜控股公司已在湘潭经开区、岳塘区启动试点示范。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发展装配式建筑则是建筑业的重大变革,大量的建筑部件由工厂车间生产加工完成,现场只需进行装配作业,减少了现浇作业,提高了产业化程度。
湘潭已将装配式建筑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编制推广全市统一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标准和图集,培育一批设计、生产、施工全产业链的装配式建筑企业。金海钢构、远大住工、筑友智造、湖南恒运4家国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混凝土预制构件年生产能力达84万立方米。
走进湖南恒运明亮的装配式生产车间,数十名工人正在紧张施工。据董事长莫端泉介绍,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线产品涵盖空调板、预制梁、内墙板、外墙板、楼梯、叠合板等。由于生产过程中具有模板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在节能、节水、节地、节时、减少建筑垃圾、提升建筑质量方面优势明显。
为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湘潭在激励推广新技术(材料)、积极试点建设新住房方面也动作频频。一方面,实施湘潭市绿色建材三年行动计划,引导传统建材企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绿色建材评价认证,建立绿色建材采信机制,推动建材产品质量全面提升。目前,共有8家企业申报的35种建材产品获得绿色建材标识认证。另一方面,突出生态宜居理念,探索建设“第四代住房”,增加立体绿色,增强植物固碳能力,为城市绿色发展助力。如悦城国际小区,180户高层建筑全部拥有“前庭后院”,保持空中花园庭院植被绿化不低于60%。
绿色建筑,与群众的美好生活息息相关。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发展,需要更强烈的使命感、紧迫感。
从顶层设计起步,湘潭先后制定出台《关于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方案》《湘潭市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计划》等一系列政策,确保建筑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有章可循。
为凝聚合力,湘潭建立了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和建工产业链,完善“两图两库两池”方案,形成了建材生产、绿色设计、构件生产、绿色施工等一条龙式的产业链格局,大力推进延链、补链、强链工作,夯实绿色发展基础。目前产业链上企业共805家,其中建材规模企业82家,装配式建筑生产企业10家,建筑企业713家,省级“小巨人”企业4家。
为服务好绿色建材产业发展,湘潭组建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促进中心,提供专业服务,宣传惠企政策,着重从融资对接、技术交流、产学研合作方面发力;搭建产销对接平台,连续三年举办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和建工产业链产销对接会,总签约金额达170余亿元;加强人才队伍培训,建设湖南湘江劳务产业园人才培养基地,已培育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2000余人;通过潭商大会等大型活动引入社会资本,加快成立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基金,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