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塘区东坪街道谱出一曲乡村振兴幸福歌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2月21日讯(通讯员 胡飞云)“政策富民又健康,勤劳致富奔小康。老年人都入社保,大病小病有医保。村通水泥路硬化,天晴落雨都不怕。三农风景好快活,城里走进农家乐。盖起琉瓦洋楼房,呼吸自然大氧吧。国泰民安又昌盛,载歌载舞把党颂。”夜幕降临时,湘潭市岳塘区东坪街道联合村村民周冬云的义务巡逻工作也开始了。近段时间,他将即兴创作的打油诗“农村改革开放赞”,用方言快板的形式录制进扩音器里,一边巡逻一边循环播放给辖区住户听。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下辖和平村、顺江村、联合村的东坪街道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乡村风景靓起来,村民钱袋子鼓起来,文明新风盛行起来,这让辖区广大农民和周冬云一样发自内心感慨着近年来农村的变化。
经几段曲折干净的村道,一片波光粼粼的水塘映入眼帘,再往前,一户灰顶白墙的农家乐,在挂满金黄桔果的绿树映掩中错落别致。田边有屋,屋前有塘,塘里有鱼,一派田园油画般的风光让顺江村村民段政伯开办的农家乐生意异常火爆。
“我们生意做得好,全靠农村‘颜值’高!”今年55岁的段政伯早先年就在这里开餐馆,只不过当时屋前的水塘垃圾成堆、环境极差,夏天还会散发阵阵恶臭,很多顾客都不愿意光顾他的生意。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及东坪街道对农村环境整治越来越重视。2年前,这片水塘得到彻底整治,垃圾没了,一汪清水惹人入胜。段政伯瞅准时机,承包下这个面积将近5亩的水塘,在街道、村的帮助下合理改造和打理,就有了现在这个集餐饮、游览、娱乐、垂钓一条龙服务的“世外桃源”。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基础。秉承这一理念,近年来,东坪街道大力开展环境整治、黑臭水体整治,全面退出禁养区生猪养殖,积极推动蓝天保卫战、“厕所革命”,倡导垃圾分类、低碳环保,围绕“两创一深化”在创卫、创森及文明城市巩固活动中推出了一系列大刀阔斧、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全街道三个村的环境面貌日新月异,美丽整洁卫生的人居环境已经形成。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景象随处可见。
提前一天规划好第二天的工作,是联合村村民李月娥养成的良好习惯。2008年,联合村村集体牵头成立了湘潭市钢联冶金辅料开发有限公司,作为钵子组妇女代表,颇有组织协调能力的李月娥被吸收进公司担任一定职务。“虽然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但是作为农村妇女,工作经验和效率确实还有待提升。”刚进公司,李月娥担心自己会拖同事后腿,于是下定决心一定要拿出十二分的勤奋干出一番事业。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10年转瞬即逝,如今的李月娥已经成了作风硬派、能力突出的科室负责人,她对公司150余人进行管理,工作开展的得心应手、经济条件也越来越好,成了联合村首批自己赚钱买车的“女能人”,“十年前,我还在为公公的疾病到处借钱……没想到十年后我有了不一样的生活。”李月娥说,村民们的钱袋子能鼓起来,很大部分归功于村集体经济的兴旺发展。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保障。联合村在东坪街道农村经济发展中率先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子。该村集体经济发展针对资产的不同性质,灵活采取股份合作、租赁、承包、合作、转让等多种形式开展经营,利用与湘钢合作关系的契机,寻找开源,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确保实现村级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该村集体牵头成立的湘潭市钢联冶金辅料开发有限公司,占股比例20%,运转业绩良好,并吸收了170余村民从事劳务业务。2017年10月,联合村委会又和湘潭市联合玉竹航运物流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湖南钢联物流有限公司,主要承接湘钢的货运物流、码头装卸运输劳务。同时,联合村还充分利用村集体土地资产,联胜公司、均民驾校、湘潭佳冠电子有限公司仅场地租用就给村集体带来了每年约20万元的收入。根据2017年-2018年数据统计,村集体参股的湘钢瑞和石灰有限公司,2018年上交村级红利803880元,钢联劳务公司上交村级集体496485.55元。这是今年村级经营性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全体村民民生改善的主要基础,在解决村民就业问题的同时增加了村民收入,提高了村民福利。
像联合村这样因地制宜发展集体经济,目前在整个东坪街道是一种“潮流”。东坪街道办事处主任袁治告诉我们,东坪街道作为老城区周边的城郊结合部,传统产业发展受限,“无基础、不符合现代产业规划,因征地拆迁、生态环保等方面的要求,传统产业已没有出路,农村经济发展怎样走出一条新路子,是个重要课题。” 下一步,该街道将吸取联合村产业发展的经验,在每个村相应成立公司,来实现土地的保值增值,带领村民实现全面小康。
近日,东坪街道和平村受到了湘潭市农业委员会、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表彰,荣获了湘潭市第十批“平安农机”示范村称号。作为全区唯一受此殊荣的单位,和平村上下都笼罩在喜悦的氛围中。
东坪街道党工委书记陈澄表示,能成功创建市级“平安农机”示范村,离不开村民们的努力与支持,更是乡村文明新风带来的显著成果,“平安就是蕞大的节约,蕞有效的管理。”陈澄说,这一荣誉背后是农民素质的提高、科学发展的有效落实、农村法制意识的提升,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文明新风。
“富了口袋,不能穷了脑袋”。近年来,和平村、顺江村、联合村积极倡导尊老爱幼、邻里团结、遵纪守法的良好乡风民俗,用文明言行来抵制各种歪风邪气,抓好农村移风易俗,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婚宴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消除各种丑恶现象,树立文明新风,全面提升农民素质,提高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积极促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打造农民有情节可安放、有乡愁可寄托的精神家园。
这几天,联合村文体综合服务中心正在升级扩建,该中心选址在联合安置区篮球场的西侧,将在原文化广场基础上建设约120平方米的文化大舞台,新增电子阅览室、图书室、舞蹈室、书法创作室等,将成为村民学习技能的主阵地、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作为一名文艺爱好者,周冬云每次巡逻经过这里,扩音器里播放的“幸福歌”就显得更加响亮、更加欢快。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