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还未封顶就有20多家企业排队入驻?天易经开区究竟有何魔力
原标题:厂房还未封顶就有20多家企业排队入驻?天易经开区究竟有何魔力
六年前,在天易大道与芙蓉大道的东南一隅,还是一块荒野山坡。六年后,这里已建成一个现代产业园——柏屹自主创新园,企业满园,一片红火。截至2023年5月底,已完成约1100亩土地的开发建设,单层、多层厂房及配套用房45万平方米,引进中小微企业约150家。
而这片红火依然在蔓延。在湘潭柏屹产业园董事长刘先林的办公室里,墙边正挂着一幅天易创新城的效果图,其中被红线框起来的就是湘潭柏屹的又一力作——湘潭柏屹智能装备配件园,而被红旗贴上的厂房就是已售出的状态。
7个月时间,柏屹让一片黄土地“长”出了16栋标准厂房,而更让人惊喜的是厂房还未完全封顶竣工,就有20多家企业排队入驻,招商率高达70%,再一次出现“一席难求”的局面。这是“柏屹模式”的2.0版本,更是延续“柏屹模式”打造天易品牌的蕞佳证明。
清晰准确的发展定位是企业成功的根本,而湘潭柏屹自主创新园的成功很大程度来源于一开始就精准确立的未来发展定位。“求精不求杂,求小不求大,求实不求虚”就是湘潭柏屹在发展定位上的鲜明特色。
求精不求杂——在产业定位方面,湘潭柏屹一开始就瞄准轨道交通、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链的配套产业,将培育引进配套企业作为主攻方向。目前引进的企业中,60%以上是三大产业链配套企业,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求小不求大——经过大量前期调研,湘潭柏屹发现了区域中小微企业聚集效应低的特点。为此主要瞄准长株潭区域的省内本地客户,不追求高档,主要建设实用型厂房,并把重加工厂房售价设置比周边园区同类厂房平均要低800元每平,较低的定价形成了价格洼地,大大增强了园区的吸引力。
求实不求虚——根据长株潭区域以重加工企业为主的市场需求特色以及长株潭区域的省内本地客户,湘潭柏屹园区产品70%以上为单层重加工厂房,适当兼顾多层轻加工厂房。准确的产品定位,使得厂房销售供不应求,几乎不存在厂房空置现象。
而这些成绩的取得也离不开天易经开区赋予了湘潭柏屹在模式运营上蕞大的自由度。园区可以根据自身区位、成本优势和产业定位等实际情况,有效把控引进项目的产业方向,为入驻企业打造全周期、全方位服务链,推动“以商招商”滚动循环、集聚效益持续壮大。
在湘潭柏屹,园区为入驻企业提供了像住宅区一样的治安、绿化、卫生清洁、交通、市政公用设施等物业管理服务,并实行“一费制”,按1.5元每平的优惠价格收取管理费用,此外不再平摊任何费用,不加收其他服务费用。
另外,园区结合天易经开区推行的“一会联合预审”机制,为进驻“园中园”的中小企业开展前置服务,免费为入驻企业提供包括税务和工商注册、环保、安评等所有环节的手续代办服务,减少入园企业后顾之忧。
“入驻后就像搬进了‘集体宿舍’,除一心一意搞生产,其他的小到工人‘吃喝拉撒’,大到产业配套等事务,都可以交给园区负责。”湖南客伦全屋定制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文凯说。
同时,湘潭柏屹还定期举办大型招聘会,税务、财务、消防等相关培训,出台厂房购买可进行总额70%的按揭贷款优惠政策,为入园企业提供股权投资、短期借贷、金融政策咨询等服务。近年来,园区每年为企业提供的“过桥”服务资金达3000万元。
对于入驻企业来说,早一天交付企业就能早一天投产达效。湘潭柏屹在项目推进上也是始终保持高效运转,充分展现了以厂房招商模式的显著优势,有效保证了资金的回流。
用一组数据说线期从土地交付到第1批企业入驻投产时间仅6个月,比以地招商项目建设周期至少缩短一半以上;企业从进驻、施工到投产只要8个月时间,可快速产生税收。
在精准定位与优质服务的推动下,湘潭柏屹成为孵化裂变企业的“摇篮”,一个个企业在这里成长壮大。据湘潭柏屹自主创新园高管李密介绍,园内引进的九宇新材料,是一家风电叶片配套企业,厂房占地仅有4000平方米,却在2021年创造了680万元的税收,亩均税收超过百万元。
截至目前,创新园达产区实现亩均产值273万元,亩均税收28万元。
放眼望去,湘潭柏屹自主创新园作为天易经开区东城区的头部个项目,已然生机勃勃,不仅为东城片区带来持续的人气和物流,也为天易创新城的规划与发展探索了一条可行之路。
未来,天易经开区将延续“柏屹模式”,努力培育发展天易创新城,计划用5至8年时间,完成100万平米厂房及配套物业的建设,聚集500家以上中小微企业,争取将天易创新城打造成全国知名的中小企业集群。
审核 莫锦文 杨亚 张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