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湘潭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关于湘潭市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情况介绍

admin8个月前 (09-28)湘潭产业信息67

  市两型办 2011年9月7日 转方式、调结构,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湘潭作为“两型社 会”建设试验区,加快结构调整的意义十分重大。“十一五”期间,湘潭 把新型工业化作为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实现富民强市的头部推动力,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大成就:三次产业结构由 15.4:43.3:41.3调整为11.4:54.4:34.2,二、三产业所占比 重提高4个百分点。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粮食、生猪两大优势产业 产值所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67%提高到80%。工业结构水平有了较大 提升,工业化率由36.5%提高到51.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 业增加值的比重由33.6%提高到45%,先进装备制造及清洁能源装备、 精品钢材及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四大战略性产业增加值占 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以上,园区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凸显,高 新区成功晋升为国家级。节能降耗成效明显,万元GDP综合能耗由2.14 吨标煤下降到1.67吨标煤,五年下降22%。城乡结构进一步调整,城镇 化水平由42.5%提高到51%以上。“十二五”期间,我们主要抓以下几件 事: 1、把推进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作为调结构的根本要求来抓。坚 持以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带动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推动三次 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各次产业内部的升级,从而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工业经济主要是实施“22335”工程:即到2015年,建成2个千亿园区, 即将九华示范区、高新区建成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的园区;建成2个千 亿产业,即将精品钢材及深加工、现代商贸物流建成年销售收入过千亿 的产业;建成3个过300亿元企业,即将湘钢、湘机、吉利建成年销售 收入过300亿元的企业;建成3个过100亿元企业,即将江南、江麓、步 步高建成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建成50个以上年销售收入过10 亿元的企业。培育发展先进装备、新能源、电子信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 业,改造提升精品钢材及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食品三大传统优势产 业,加快形成“3+3”产业集群。农业经济主要是实施“2211”工程,具 体是指在确保粮食产能建设增强的基础上,着力打造107国道和320国 道两条百里现代农业走廊,做大做强都市农业和生猪产业两大支柱产 业,确保农民收入翻一番,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服务业经济主 要实施“2331”工程,即突出发展现代商贸物流、文化旅游两大产业,

  建设九华现代工业物流园、荷塘现代综合物流园、湘潭西商贸物流园3 个重点物流园,加快建设韶山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昭山生态休闲产 业园区、东山励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3个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力争到 2015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翻一番。 2、把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调结构的主要途径 来抓。加强科技创新,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有市场前 景、有品牌优势的传统产业,提升以湘钢、湘机、江麓、江南、五矿湖 铁、韶峰等国有大中型企业组成的老工业基地。积极改造提升冶金、建 材、化工、食品等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高新化、“两型 化”发展。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塑造竞争新优势 的着力点,重点将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装备、信息、新材料、节能环 保等5大产业打造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到2015年,战略性 新兴产业产值达到1500亿元。同时,要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大力发展 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 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改造。加强湘江生态 经济带的建设,将下摄司老工业区、湘乡老工业基地、锰矿及周边地区 作为我市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示范区域,争取湘钢、湖铁、湘机 等企业成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要提高环保和节能准入门槛,坚决 不上“三高一低”的产业和项目,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转型和老 工业基地改造。 3、把加强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作为调结构的主要手段来抓。 自主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不竭源泉,是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 要抓手。“十二五”期间,我市将整合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的区域知识 创新体系,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技术 创新体系,着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引导发展多种模式 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组织,推进知识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体系的顺利对 接。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新增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10家以上、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家以上、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 2个以上,培育30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以火炬创新创业 园、台湾工业园科技创新创业中心和大学科技城为重点,依托专业园区 以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构建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加快科 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引导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产业孵化基地建 设,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机制,加大政府对高技术产业的资金引导, 建立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机制,积极推进上市融资,深化企校合作, 加快推进我市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产业化发展。 4、把“两型社会”示范区作为调结构的重要平台来抓。要用好用

  活试验区的先行先试权,以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以扩大开放争取发 展机遇,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加快推进高新区和九华、昭山、天 易三个示范区的改革发展。高新区。按照“创新引领高地、科技孵化平 台”的定位,集聚壮大新能源装备制造、先进机电制造、精品钢材深加 工三大主导产业,强化火炬创新创业园科技孵化功能,着力打造精品钢 材深加工基地、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科技创新孵化基地。到2015 年,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九华示范区。按照“工业新 区、滨江新城”的定位,抓紧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汽 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及现代服务业等四大主导产业。 到2015年,“两型产业”做大做强,真正形成示范效应,产值规模突破 1000亿元。着力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国内有 影响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湖南电子信息产业的示范基地、辐射中部地 区的综合物流基地等四大基地。昭山示范区。按照“生态绿谷、创意之 都”的定位,坚持保护优先、永续利用原则,重点发展生态休闲、旅 游、会展、文化创意等生态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昭山晴岚、中 建健康养生示范城等生态提升项目,建设中部地区的生态休闲度假中心 和长株潭城市群重要的特色功能区。天易示范区。按照 “创新服务基 地、生态工业新区”的定位,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和农 产品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 业,打造“一流园区、两型典范”。 “十二五”期间,通过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 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超 常规发展园区经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 方式转变。到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58.8:34.2;高新技术 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2%;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3%; 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非公有制经济占经济总量的 比重提高到6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61%。万元GDP综合能耗五年累计下 降20%,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五年累计分别减少10%,单位 GDP二氧化碳减排量达到国家要求。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三年力争建成千亿级产业园区 湘乡经开区的底气何在?

三年力争建成千亿级产业园区 湘乡经开区的底气何在?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李新辉 通讯员 肖伟)日前,湘乡经开区召开2018年度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用3年时间,力争建成千亿级产业园区,达到国家级开发区水平。   2006年,湘乡经开区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园区,当时技工贸收入仅4亿元、财税总收入不足15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4亿元。2017年,该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703.34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

互联网医疗园区火爆除了拿牌照还能做什么?

互联网医疗园区火爆除了拿牌照还能做什么?

  2022年以来,互联网医疗风平浪静,互联网医疗园区却火了!   4月,两家企业分别在广东、湖南与当地政府部门签约,建设互联网医疗产业园;加上此前的贵州海鸥数字医疗器械产业园、青岛海橙数字医疗产业园以及奈特瑞在四川成都、山东淄博签约的园区项目,2022年以来,至少已有6个以互联网医疗为主题的园区产生。   除了银川、海南两地之外,目前其他区域的园区...

五大聚焦 助推发展提质增效——湘潭天易经开区获得省“五好”园区表彰通报的背后

五大聚焦 助推发展提质增效——湘潭天易经开区获得省“五好”园区表彰通报的背后

  湘潭县融媒体中心2月11日讯(来源:天易经开区)2021年,湘潭天易经开区技工贸总收入继续突破千亿,预计同比增长实现两位数。工业总产值、规模工业总产值、规模工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等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日前,省产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发布2020、2021年度“五好”园区创建综合评价的情况通报,天易经开区继续位居全省产业园区第...

产业项目建设年丨湘潭海泡石新材料科技产业园开工

产业项目建设年丨湘潭海泡石新材料科技产业园开工

  日前,总投资达38.7亿元的湘潭市特色产业项目——湘潭海泡石新材料科技产业园在湘潭县正式开工建设。   海泡石属特种稀有非金属矿,主要分布在中国、西班牙、美国、土耳其等少数国家。目前,全世界海泡石已探明储量约8000万吨,中国已探明储量2600万吨,90%分布在湖南,而湖南海泡石的80%以上都分布在湘潭。   2016年9月,湘潭产业投资发展集团...

企业家们眼中的九华价值……

企业家们眼中的九华价值……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企业家们眼中的九华价值……   10月8日,湘潭经开区举行2022年四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暨长株潭新能源产业园开工仪式,总投资达187.8亿元。本次集中开工包含长株潭新能源产业园、一力物流在内的12个项目,投资体量大、产业质态优,将为湘潭...

全省唯一!高明沧江工业园再获“国字号”招牌

全省唯一!高明沧江工业园再获“国字号”招牌

  工信部正式公布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   近年来,沧江工业园创新产业链条,实现资源循环。一方面,通过延链补链畅通产业外循环,以海天味业(高明)为龙头,积极引入上下游涉及的包装材料、数控设备、电气装配等企业23家,搭建健康食品、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间的能源循环链条,降低物资运输过程能源消耗,提高产业间废弃物减量和能源循环再利用水平,实...

华宇智能机械配套产业园:打造智能装备新高地

华宇智能机械配套产业园:打造智能装备新高地

  5号栋浇筑水泥垫层。(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丁玉洁 摄)   湘潭在线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丁玉洁 实习生 石敏)11月8日,湘潭高新区华宇智能机械配套产业园工地大型机械轰鸣,混凝土罐车穿梭来往,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据介绍,项目一期将于明年下半年竣工,打造智能机械及配套产业聚集示范园区。   华宇智能机械配套产业园紧邻湘潭大道,由湖南华宇控股集...

华英工业园区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开工

华英工业园区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开工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华英禽类加工三厂彩旗飘展,喜气洋洋。3月6日上午,华英农业隆重举行了华英工业园区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工程开工仪式,仪式由华英农业副总经理范峻岭主持。华英农业常务副总经理张勇、杭州市萧山区新奥燃气有限公司总经理、河南新瑞华英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泽平、浙江新奥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建设交付工程师梁永革、浙江久邦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汤海波、浙江久邦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