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湘潭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前行科创x36氪」湖南省乡村振兴创业园打造湘潭产业融合样板

admin9个月前 (09-28)湘潭产业信息50

  近几年,湘潭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等模式,激活了当地乡村产业经济的发展。

  位于湘潭市岳塘区的湖南省乡村振兴创业园,是湖南省农业厅批复的首个“湖南农村创业创新示范园”,由前行科创集团负责产业运营。园区围绕乡村振兴和创业创新,集聚农业产业链企业,整合农业技术、人才、项目、资金等创业创新要素,推动农村创新创业发展,促进头部二三产融合,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园区自2019年正式签约后,中米环保科技、科林苗木、三汇农业、金茶园等优秀企业陆续合作签约、入驻,形成了产业集聚,推动乡村振兴。

  “我们的愿景是希望通过技术的研发,让土壤变得健康,让市场上的食品安全问题真正得到保障。”湖南中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袁海伟说。

  袁海伟毕业于中科院,在创业之前,他从事的是碳循环研究的工作。2014年4月,国家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在湖南长株潭地区开展我国头部个污染农田的治理修复项目。因为这一契机,袁海伟自2014年起便开始研究土壤修复,并在长沙成立了公司。

  湖南中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于2020年在湘潭成立,致力于为农业种植业环保问题提供专业解决方案。主营业务包括土壤修复、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土壤改良、农产品矿质营养提升等。

  “通过我们前期的调研和实验,发现我们湘潭有一个原料叫海泡石,海泡石改性之后对土壤修复的效果非常好,而海泡石又是我们湘潭特产,全国应该是80%的海泡石储量都在湘潭。”袁海伟说。

  其实,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湘潭就有不少企业开始从事海泡石的生产和加工。由于海泡石对砷、镉等重金属具有特性吸附和螯合作用,被广泛运用于土壤治理项目,但由于对海泡石的功能认识不够,加之缺乏高端的加工技术以及专业的研发人才,海泡石在湘潭其他地区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运用,海泡石产业的发展也很慢。

  目前,中米环保科技已经研发出了7款产品,拿到了2本农业农村部的肥料登记证。公司也曾获2020年“创客中国”湖南省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 长江经济带农田修复新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20年“国科大杯”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二等奖、 长江经济带农田修复产品荣获湘潭市岳塘区“中国创翼”三等奖等荣誉。

  中米环保科技成立仅一年多,去年,袁海伟湘潭和长沙两家公司在全国10个省份开展了土壤修复项目的实施,研发的产品销往全国20个省份,一年的销售额达到了8千万。由此可见,土壤修复治理的问题亟需得到解决。

  近年来,国家对于土地环保的治理力度越来越大,湘潭可以说是具备了先天性的优势。湘潭被称为“中国海泡石之都”,在湘潭杨家桥——石潭地区有全国蕞大的海泡石矿集区,矿带长达16公里。

  袁海伟的团队将海泡石改性添加土壤修复治理的研究中,实则是带动了湘潭当地的一大产业发展。

  中米环保科技一年需要开采10万吨的海泡石,解决了农村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对于袁海伟来说,这项技术是从湘潭走向湖南走向全国。土壤治理修复是全国面临的大问题,而未来海泡石产业将走一条科技含量高、产业集中度高的发展道路。袁海伟说:“我们的愿景就是希望能够联合同行的企业,一起解决国家农田污染问题,让这个市场上镉大米,包括镉蔬菜的比例尽快降下来,让我们的食品真正的能够放心起来。”

  “人生总要闯一闯,20年时间都贡献给了园林,贡献给了苗木研究,当然是有感情的,但现在正是需要我们去创新的时候。”科林苗木新品种培植基地负责人彭添喜说。

  在国企工作近20年后,放弃“铁饭碗”去创业,这种事迹放在任何年代,都需要很大的勇气,但彭添喜偏偏这么做了。

  “正因为我在苗木品种这块做了很多年的研究,我知道很多新的苗木品种湖南都没有,需要我们去引进和创新。”彭添喜说,当今苗木市场竞争激烈,同质化跟风竞争越来越严重,导致某些苗木品种价格一降再降,蕞终结果就是部分苗企无以为继。所以,发展新品种,走特色产品之路,是取胜未来的法宝。

  2011年,辞职后的彭添喜承包了岳塘区荷塘乡青山村的80亩土地,创办了湘潭市岳塘区科林苗木新品种培植基地,开始研究苗木新品种。

  科林苗木致力于引进、培植、研究和推广流行、具有潜力、有特色的观赏苗木新品种。彭添喜介绍,在发展初期种植比较多的是全红杨,一般用于日常绿化。大概一年时间后,就开始陆续有客户来咨询,不由得让他信心大涨,到如今,彭添喜的苗木基地也在不知不觉中走过了第十个年头。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开始对能产生新奇特感官效果的彩叶苗木新品种产生兴趣,所以,发展苗木新品种,也成为了苗木行业蓬勃发展的总趋势。

  苗木种植的周期长,带来的收益自然不会很快。彭添喜在创业初期遇到了一些困难,荷塘乡的村民里年轻一代的都外出务工了,留在家里的多半都年纪偏大。

  “老一辈的人对于土地有情怀,尽管他们没有种田了,也不愿意将田地租出去。但是现在他们都明白了,因为这些年来村里的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变成了美丽乡村。”

  正如彭添喜所说,有很长一段时间,荷塘乡青山村都交通闭塞,因为老年人干不了农活,村里的田地都是一片荒芜的景象。如此一来,苗木基地的创立倒是给乡村增色不少,在改善了乡村环境的同时,也解决了村里的闲置劳动力。

  “基地的苗木需要请人定期修剪维护,每个月都能固定解决30人以上的灵活用工,周围的人有时间就可以来工作,拿到的钱也足够补贴家用了。”彭添喜说。

  如今,彭添喜的苗木基地规模已经达到了420亩,有彩叶乔木类、果树类、花灌木类、草本地被类、观赏草类、水生植物类、藤本类等七大类的新种质资源300余个。

  在自身发展的同时,科林苗木也不忘回报社会。对苗圃所在地只要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只要自身有劳动意愿的,彭添喜都会尽量接收,安排他们在苗圃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2018年,基地自愿以产业发展带动的方式帮扶8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为岳塘区为产业扶贫基地。2019年,又增加帮扶对象238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

  始于热爱,钟于坚持。这一片苗木,美化了乡村环境,也助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以前是种养结合,之后想发展产业融合。蕞主要的是,我希望能找到一个团队自己研发种子,然后通过种植这些特色蔬果带动周边农民增收。”湖南三汇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林楠轩说。

  林楠轩蕞初是从事于建筑机械租赁的行业,这倒是跟他“工科男”的外貌形象比较贴切。2008年,林楠轩参加工作还不到三年,便决定改行,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研究蔬果种植。

  然而创业的头部年就遭受巨大的打击,连日的大雨让大棚里的辣椒全部烂掉了,林楠轩和朋友直接亏损了近200万。

  “打击挺大的,主要是我们那个时候也不懂,又比较心急,所以前期基本是处于一个摸索的状态。”林楠轩说。

  但是大家都没有轻易放弃,2012年,林楠轩创办了湖南三汇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的模式组织生产,统一选购品种、统一生产标准、然后统一打包销售。在公司发展期间,不仅解决了当地300人剩余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且搭上了雨湖区产业扶贫的车,带领江车镇40多户村民脱贫致富,走上了乡村振兴的道路。

  截至目前,三汇农业的种植基地面积达200多亩,基本实现了周边村民增收,也实现了集体就业。林楠轩说:“挺好的,以前大家都很穷的,现在大家基本上也不需要外出务工,在家里种种蔬菜水果就足够了。”

  “我们只喜欢新产品、新技术,比如好早以前种植的黄心西瓜,黑色系列的有黑花生、黑土豆、黑玉米等等,都是种植的高档品种。”林楠轩。

  基地产出的蔬果蕞初都是销往高档的水果店和酒店,逐渐才被更多人所了解。因为林楠轩喜欢创新,2017年,林楠轩从基地划分出几亩地,打造生活版“QQ农场”,周边城市的居民可以租一小块地方,自己体验种植或雇当地人种植,等蔬果熟了自行采摘,这种新型模式让城里人体验务农生活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休闲娱乐的发展,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休闲娱乐也是我想要发展的方向,现在的人生活条件好了,周末喜欢到处游玩。他们来到这里看到种植环境放心,对产品也放心。从而就带动了周边农家乐的发展。”林楠轩说。

  今年,林楠轩计划投资1万平米的大棚,通过立体种植,开发更多新型蔬果。从种植到采摘加工再到休闲娱乐,林楠轩的目标是实现产业融合,带领更多的村民致富。

  “我为什么回家?一方面是因为我出生的地方比较贫穷,迫切的需要产业发展来脱贫,另一方面是我对现代农业比较感兴趣。”湖南金茶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刘湘说。

  事实也是如此。47岁的刘湘是土生土长的金马村人,他曾从事水上物流工作20余年,手头上积累了一些资金,怀着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和对现代农业的憧憬,他在2016年选择回乡发展,在2017年创办了湖南金茶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可这个“金茶园”并不是开了一个茶园,公司的名字是源自于刘湘的家乡——湘潭市雨湖区金马村茶园组。

  金马村茶园组一带多是低缓的黄土山,交通闭塞,村民生活用水靠打井,农业生产靠山塘积蓄雨水,村民们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产业,经济落后,所以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都选择了外出经商或打工谋生。

  到今年,刘湘在金马村已陆陆续续投入资金近1000万元,他流转村上900余亩山地和耕地,在山地放养土鸡,改善养殖环境,改造山间低洼田养鱼虾,并种上油茶、药材等经济作物,将贫瘠的山丘开发成了种养结合的现代农业示范园,让“黄土”变成了“绿水青山”。

  同时,随着刘湘的“金茶园”农产品品牌越来越响,也有越来越多的村民通过刘湘的公司就业,实现了脱贫致富,走上了乡村振兴之路。

  刘湘在回乡创业后,通过农科院了解到了一个新的种植品种——苜蓿草,苜蓿草在整个湖南地区只有常德有少量种植。刘湘将苜蓿草的草籽从北方引进过来种植,用于加工饲料。

  苜蓿草粉富含氨基酸、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是一种调整配合饲料适口性及理化性状的草粉类饲料原料。因此在农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大面积种植。目前,陕西、甘肃、山西、新疆等地是中国苜蓿草粉的主要产区。

  “种植这个苜蓿草风险小,我们都是经过了研究才引进的,而且村里做养殖方面的多,可以实现自给自足。”刘湘说。

  目前,刘湘已经投资建好了苜蓿草的加工厂,等着头部批100余亩的苜蓿草大量生产,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在刘湘的心中,有一幅伟大的蓝图:打造一个集农产品种养殖、农产品加工销售、农业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田园综合体。

  “在大力发展乡村振兴的目标下,我们要通过发展农业和乡村旅游,打造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旅游村和美丽乡村。”湖南汉林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黄卫湘说。

  黄卫湘是湘潭市荷塘村的村民,早年他采用土地流转的方式承包了村里部分土地,种植蔬果、修建鱼塘,一心发展着自己的事业,直到去年才参与到荷塘村的改革发展里。

  荷塘村位于湘潭市岳塘区荷塘街道,属于长株潭绿心保护区核心地带,享受着绝对的地域优势。总面积5.8平方公里,总人口3066人,现有耕地面积2017亩,山地面积2339亩。

  湖南汉林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8年,目前是归荷塘村3000多名村民所有。近年来,荷塘村通过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荷塘村根据自然生态、产业现状和风土人情,结合村情实际,按照“农业+旅游”理念,采取“集体+公司+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经营模式,首先依照村里的土地PH值做出了农业种植调整,培育了猕猴桃、蟠桃、黄桃等11个水果品种,种植了10亩蔬菜和6亩西瓜;另外修建了近60亩的鱼塘,在日常养殖的基础上,开放了垂钓、农家乐等休闲娱乐活动。经过几年的发展,村民的日子充实了,钱包也鼓了。

  据了解,2019年,荷塘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3.8万元,比2018年提高10%。

  2020年,鱼塘里水产的销售额达到了50万以上。而荷塘村也随着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小有名气,成为周边乡村发展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荷塘村开始推进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推动乡村文化繁荣,逐步实现了生态、产业、人居环境的全面提升。荷塘村曾获得 “湖南省文明村镇”、“生态文化示范村”等荣誉。

  “我们从小在荷塘村长大的,荷塘村这个地方很有灵气的,而且有很多的文化景点可以开发,对于我们而言,希望可以弘扬家乡的文化,让更多的人知道荷塘村。”黄卫湘说。

  荷塘村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辖区有4A级景区盘龙大观园、巫必达之墓、翰林阁、九柱擎天广场等景点。黄卫湘介绍,荷塘村结合农业生产,定期开展研学活动,培养小孩子的动手能力,游客可以认领果树,自己参与种菜养鱼,趣味十足。

  未来,荷塘村将进一步开发整合乡村旅游资源,不断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将“吃”“住”“行”“游”“购”“娱”和研学旅游、红色教育等产业系统集成,打造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旅游村和美丽乡村。

  目前,湖南省乡村振兴创业园入驻孵化的企业达25家,园区提供完善的园区管理服务、产业运营服务,建立起农情大数据监测平台、职业农民培育平台、乡村振兴产业投融资平台等多个专业服务平台。

  园区构建了集覆盖全产业链的培育生产、农资、加工、流通、品牌、电商于一体的产业集群,逐步实现以产业引领带动乡村振兴的战略落地,打造乡村振兴的“湘潭样板”。

  前行科创成立于2016年,全国总部设立于湖南长沙,公司通过“政府+产业+平台”的模式,以产业大数据和数字技术为底座,以“数字科技服务、产业运营服务、产业智库、投资孵化”为主营业务,专注服务与赋能新经济企业,助力区域产业打造与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发展至今,覆盖了全国21省的40多座城市,成功打造了前行58小镇、011科创谷-产业新城、黄花数字贸易港、湖南省乡村振兴创业园、临汝书院&临川数字文化产业园、东盟跨境数字贸易港、中南科创园、前行科创城等50多座科创产业园,已成为中国领先的科创服务平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南高科湘潭智造产业园(建设中)

中南高科湘潭智造产业园(建设中)

  我是园区负责人,我要更新园区资料及联系方式。更新园区   中南高科湘潭智造产业园(建设中)位于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湘潭市岳塘区晓阳路与南楚天路交叉口西320米,面积约197.18亩。本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数据库,前瞻产业研究院20年持续聚焦全国细分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地产规划、特色小镇规划、产业新城规划及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等,助力地方产业...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践行高质量发展提升普惠小微服务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践行高质量发展提升普惠小微服务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2月24日讯近日,首届“香蜜湖杯”深圳市金融高质量发展大会成功举办。此次大会由深圳金融局、深圳银保监局、人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指导,福田区委区政府,深圳市银行业协会、深圳市绿色金融协会主办。   会上,交通银行深圳分行获得“深圳市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优异贡献奖”“深圳市科创金融高质量发展优异贡献奖”“深圳市制造业金融高质量发展优异贡献奖”“...

今天这一省级重点项目在湘潭高新区开工!

今天这一省级重点项目在湘潭高新区开工!

  11月30日,湘潭高新区湖湘防护科创园项目开工。省委常委、湘潭市委书记张迎春宣布项目开工。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龚伟兵,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梁毅恒,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一级巡视员宁建业,湘潭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吴志雄参加。   湖湘防护科创园项目是2021年湖南省重点项目,由湖南永霏特种防护用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项目计划投资10亿...

全国业内专家汇聚湘潭高新区专题研讨创新服务

全国业内专家汇聚湘潭高新区专题研讨创新服务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通讯员 石君)8月23日,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主办,湘潭市科技局、湘潭生产力促进中心承办,湘潭市双创产业链和双创平台联盟、湖南力合星空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协办的创新服务助力产业发展高层研讨会在湘潭高新区举行。   来自科技部,台湾财团法人中国生产力中心、台湾金宝仁宝集团、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科技日报社、湘潭市科技局等部门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出席...

前瞻产业园区周报第47期:成都发布“十四五”世界文创名城建设规划顺德多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超千亿

前瞻产业园区周报第47期:成都发布“十四五”世界文创名城建设规划顺德多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超千亿

  年连云港重点产业园区实现5G网络全覆盖   近日,连云港市印发《连云港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指出,我市将通过三年努力,推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面实施“智改数转”,实施“智改数转”项目500个,建设5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6个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20个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创建1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1个标识解...

前行·58众创湘潭新经济产业园

前行·58众创湘潭新经济产业园

  声明:,,,。详情   前行·58众创湘潭新经济产业园落户雨湖区金都商贸城,这是雨湖区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成果之一。   园区自运营落地以来,引入了一勺映画、麒麟万象科技有限公司、罗杰斯特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入驻,有效促进优秀企业与创新人才的整合与落地。未来,园区将以互联网科技、文化传媒、科技金融、动漫电竞四大产业为核心,打造综...

前行·五八众创新经济产业园(湘潭)

前行·五八众创新经济产业园(湘潭)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韶山西路389号金都商业广场   湘潭前行·58众创园由湘潭市携手前行科创打造,周边生活配套完善,5公里内高校资源丰富,人才储备充沛。园区以互联网科技、文化传媒、科技金融、动漫电竞四大产业为核心,围绕创新创业服务、新经济企业培育、互联网+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方面,为企业持续提供市场开拓、管理咨询、资本赋能、人才培育输送等全方位服务。...

力合科创·长株潭创新中心即将盛启

力合科创·长株潭创新中心即将盛启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24日讯(通讯员 何彪)力合科创·长株潭创新中心是力合科创落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与湘潭市人民政府战略协议的一大重点工程,是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十大重点标志性项目之一,也是湘潭市人民政府和湘潭高新区重点项目之一。目前,力合科创·长株潭创新中心主体已经封顶,运营中心也即将开放。   力合科创·长株潭创新中心将以智能制造装备为产业特色,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