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湘潭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投资九华就是投资未来”

admin8个月前 (09-28)湘潭产业信息32

  第10版:奋进新征程 谱写新篇章

  第11版:奋进新征程 谱写新篇章

  第12版:奋进新征程 谱写新篇章

  第14版:奋进新征程 谱写新篇章

  第15版:奋进新征程 谱写新篇章

  第16版:奋进新征程 谱写新篇章

  第17版:奋进新征程 谱写新篇章

  第18版:奋进新征程 谱写新篇章

  2023年01月17日 星期二

  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南科技大学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联学暨校地深度融合发展工作推进会。

  湘江科学城科技创新和产业规划座谈会。

  长沙南、湘潭北,地处长株潭几何中心,湘潭经开区(俗称“九华”)的地域区位,沉淀出其开放、融合、并进、共赢的城市气质。

  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雄厚的产业实力、强劲的经济韧性,敞开怀抱的九华这几年发展势头强劲:长株潭一体化“开足马力”,九华担当“融城先锋”;湘江新区揽其“入怀”,九华新片区建设如火如荼;加之长株潭都市圈建设上升为“十四五”的国家战略,省、市加速推动“一圈一强”发展,“投资九华就是投资未来”已成为社会共识。

  尤其是2022年11月8日,湘江科学城概念规划揭开“面纱”,刷新全省科创格局的纵深梯队中,九华再次“入列”。

  蛰伏、蓄能、激活、绽放,外有政策叠加赋能,内有产能厚积薄发。以机遇为支点,以科创为杠杆,九华将撬动一个怎样五彩斑斓的新世界?

  湘江科学城呼之欲出,九华“入列”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手”,推动创新要素、数据资源重新排列组合。

  从“以产带城、以产聚人”的“产-城-人”转向“以人为本、以城聚人,以人聚产”的“人-城-产”,国际竞争空间以及城市发展逻辑的悄然变化,呼唤以原始创新为核心,覆盖全创新链、产城融合的“科学城”时代。

  湘江科学城的到来,正当其时。其作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的实际行动、打造湖南科技创新高地的核心抓手、推动长株潭都市圈发展的新引擎、建设湘江西岸科创走廊的关键锚点,概念规划“面世”伊始,就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从规划图上看,湘江科学城选址于湘江西岸科创走廊,临湘江西岸,北起长芷高速,南到白云路、沪昆高铁、九昭东路;西至黄桥大道、伏林大道、杏花路,东临潇湘大道,面积约145.5平方公里。其中长沙95.3平方公里,湘潭50.2平方公里,含九华范围约40平方公里。

  依托自然山水格局,湘江科学城形成“一轴两带六组团八片区”的空间格局。将围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核心示范区”这一目标,推动形成原始创新、技术产业、人才集聚、平台资源制高点,支撑起创新成果策源地、创新人才聚集区、创新产业增长极、创新生态共同体、创新发展新引擎五大定位。

  据了解,在这座城的规划里,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建好人才链,筑巢引凤;建好产业链,“沿途”下蛋;建好创新链,将南北向分散的科创资源串珠成链;建好资金链,即配备一切公共服务设施为吸引人才、发展产业服务。

  湘潭市委常委、副市长、湘潭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董巍认为,湘江科学城的建设对湘潭而言是重大利好,能实现长潭间发展要素高效流动,提高湘潭整体产业的经济密度与发展韧性,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激发产业创新动力。尤其是省、市高位推进片区开发带来的政策、项目倾斜,将为湘潭尤其是湘潭经开区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动能。

  共建科创共同体,提升硬核驱动力,是时代大势所趋,更是高质量发展所需。为落实长株潭湘江西岸科创走廊和湘江科学城发展战略,助力湘潭城区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新的经济增长点,湘潭市基于城市能级、经济基础、科教资源等方面资源禀赋条件,正在规划建设湘潭大学城。

  湘潭大学城总面积约31.53平方公里,涉及雨湖区和湘潭经开区,将聚焦“打造科教中心”这一战略目标、“为产业兴市赋能”这一根本路径、“产教研深度融合”这一核心抓手,打造湖南省科教中心、湘潭市创新高地,形成以“湘江科学城”为核心,以“岳麓山大科城”和“湘潭大学城”为两翼的协同发展格局。

  “我们将湘潭大学城片区、湘江新区九华新片区(湘江科学城)首开区作为2023年全区重点推进的十大产业项目之一。”湘潭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湘潭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黄韧说,九华将高质量融入湘江西岸科创走廊规划,统筹推进湘江科学城、湘潭大学城、长株潭新能源汽车城建设,助力构筑长株潭科技创新共同体。

  湘江西岸科创走廊,“明珠”闪耀。身处多层政策利好“风口”的九华,抓机遇、迎挑战,披荆斩棘,一路奔跑。

  产教融合为科创赋能,九华“吸睛”

  打破围墙,敞开怀抱。当前,湘潭已成立推进湘江科学城(湘潭片)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规划协调组、政策研究组、投资融资组、项目策划组。湘潭经开区融城专班、湘江科学城专班、湘潭大学城专班三班合一,实行每周信息汇总、双周碰头、一月一次总调度的工作机制,并已就产业规划、项目库扩充完善、科教资源引进、争取省级政策支持等方面,积极与省、市相关部门进行对接沟通。

  “我们将以省、市整体规划为契机,优化科技创新生态体系;以引进培养创新人才为关键,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以完善研发成果转化体系为着力点,促进产研融合发展。”湘潭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刘华说。

  1月6日,湘潭经开区·湖南科技大学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联学暨校地深度融合发展工作推进会举行。会上,湖南科技大学与龙牌食品、开启时代、华芯医疗、火眼医疗等园区企业分别签署战略、产学研及人才联合培养、光学相干眼睛生物测量仪项目合作协议。

  近年来,湘潭经开区与科大达成校地合作协议,双方在产学研及人才联合培养、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基础教育、实践导师、兼职和挂职干部等方面开展合作,全面深入推进“科大+九华”版的“斯坦福+硅谷”模式高质量发展。

  举办首届校地企合作论坛;共同搭建“政产学研”成果合作交流转化平台,向企业输送一批技术专家“特派员”;签约一批校地企高质量合作项目……校地相牵、携手与共,双方奏响的合作共赢乐章,让产教融合发展主旋律,在九华上空飘扬得更为动听、响亮。

  迈入工业化后期,亟需科创驱动力,呼唤产业大脑和全新动能。对此,湘潭经开区谋划在前、推动在实,在研发“增投”、平台“增量”、产教“引才”、校企“拓面”、项目“增量”等方面多点发力,共聚合力为科创赋能。

  “我们进一步完善校地融合、产教融合机制,下沉和延伸科创合作深度与广度,在项目孵化、成果转化、产业学科、平台建设、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等关键环节双向发力,实现高校科创与产业升级之间的良性循环。”湘潭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夏桢说。

  湘潭经开区地处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是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区、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园区拥有4家国家级质检中心、企业技术中心,3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院士工作站;是长沙、湘潭两市大学城的交汇处,辖区汇聚湖南科技大学、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湘潭理工学院等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能为投资商和入园企业提供强力的科创和人力资源保障。

  园区出台《关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奖励办法》《人才激励管理实施办法》等人才政策,在个税返还、职称认证等方面强化对高端人才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正向激励;强化高层次人才住房保障,与区内房地产企业共建“专家人才楼”,让人才安心生活、专心工作。

  厚植沃土,让创新驱动在全面发力中激发澎湃动能。而湘江科学城、湘潭大学城的建设,如声声春雷,将全面唤醒和激活九华的拓荒基因、创新密码,释放“乘数效应”。

  区域价值提升、发展空间拓展、潜力后劲十足,九华“吸睛”无数。当前,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目光投向这片热土。九华蓬勃发展之势,势不可挡。

  “逆袭”背后,是日积月累的开拓坚守

  从来没有无来由的“逆袭”,其背后是日积月累的开拓、坚守、转型、蜕变。

  从名不见经传的黄土高坡,到跻身经济园区“国家队”,“拓荒者”挥舞犁耙、汗湿浃背;从一穷二白,到深耕为湘潭产业发展主阵地、融城桥头堡的产业新城,“创业者”爬坡过坎、目光如炬……九华的“逆袭”,并非一日之功。

  近年来,湘潭经开区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紧扣“四区一地一圈一强”目标,以“五好”园区创建为抓手,发扬“三牛”精神、“四干”作风,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敢下先手棋、善打主动仗,以攻坚克难、闯关夺隘的精神破解难题,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开创新局。

  产业兴,园区兴。湘潭经开区形成以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主导,高端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的“两主一特”产业格局。园区出台关于落实产业强市“千百十”工程的工作方案,从产业培育、财源培植、要素供给、招商引资等方面不断释放政策红利,促进产业发展“多点开花”。

  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为例,针对吉利汽车发展情况,湘潭经开区落实扶持资金和留抵退税政策,设立湖南吉利汽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协调中南陆港和湘粤非通道,降低物流成本,积极推广全省政法系统采购吉利缤越牌警务用车。2022年1-11月,吉利汽车实现整车产量12.75万辆,产值179.6亿元。

  目前,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已成为九华头部大支柱产业。拥有汽车及零部件规上企业64家,是中国汽车产业集群50强。拥有品类丰富的配套产业集群,集聚舍弗勒、麦格纳、埃贝赫、地通、肇民、毓恬冠佳等众多世界500强和知名配套商,本地配套率达48%。

  日前,省发改委发文,湖南汽车制造配套产业园(湘潭)落地湘潭经开区,这将有助于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助推湘潭经开区打造成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特色专业产业园区。

  续写“******”故事的,还有医疗器械产业。2019年,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落户九华。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药监局的政策支持下,九华凭借“产业规划+专业园区+综合服务”的创新发展模式,“零起步”的医疗器械产业实现“爆发式”增长,3年累计引进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企业260余家,取证700余张。

  未来,九华还将以医疗器械产业为试点,采用校地合作模式,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项目制”科学研究、“共享式”人才引进,促进政校企科研要素多向交流,打造湖南医疗器械学科高峰、产研融合发展标杆。

  提升产业发展空间,推进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良好营商环境是“刚需”。

  湘潭经开区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强力推进。围绕稳经济、强产业、培主体,深入开展“心连心走基层、面对面解难题”活动暨“正作风、提精神、鼓士气”专项整治行动、“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联企行动,主要领导带头,党员干部职工全员下沉,贴身服务园区企业,注重解决产业升级和企业发展中的难题,让营商环境成为园区竞争力的“金字招牌”。

  在干部联企行动基础上,湘潭经开区实行“一对一专属服务员”工作机制,实现全区“四上”企业、符合“三有”条件的企业全覆盖。坚持“一企一策”服务办法,通过亲商优商企业接待日、在建项目协调服务工作会议打通“肠梗阻”。设立“营商环境你来评”线上即时评价平台和“作风建设随手拍”监督举报平台,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

  涓涓细流汇成海,点点纤尘积就山。2022年,湘潭经开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4.2%;内联引资增长14%;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保持了争先进位的强劲势头。

  独特的区位交通、夯实的产业基础、丰富的土地储备、雄厚的科创教育资源,是九华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所在。“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沐浴政策东风,以愚公移山之志、滴水穿石之功,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九华之盼,将得所愿;九华之美,美美与共。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盘点2018】(二)湘潭经开区:产业集群效应凸显精准招商强链补链

【盘点2018】(二)湘潭经开区:产业集群效应凸显精准招商强链补链

  原标题:【盘点2018】(二)湘潭经开区:产业集群效应凸显,精准招商强链补链   2018年,湘潭经开区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湘潭经开区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工作部署,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招商引资质、量并举,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龙头企业发展强劲,产业集群链式发展态势凸显,三大攻坚取得实质性突破,创新驱动引...

【营商·赢商】湘潭经开区开展《产业导入与招商引资策略及后疫情时代的跨境电商新机遇》专题培训

【营商·赢商】湘潭经开区开展《产业导入与招商引资策略及后疫情时代的跨境电商新机遇》专题培训

  九华新闻网11月27日讯(通讯员 黄俊 刘诗萃)为提升招商引资水平,营造“全员招商”氛围,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11月27日,湘潭经开区组织开展《产业导入与招商引资策略及后疫情时代的跨境电商新机遇》专题培训会议。本次专题培训会议为期一天,由湘潭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蒋谦主持,特邀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高级经理江博、湖南脉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霍鹏及其团队,为与会干部和企业家送上了一场精彩的招...

【预热“沪洽周”】湘潭:8大产业成为招商引资重点

【预热“沪洽周”】湘潭:8大产业成为招商引资重点

  红网湘潭6月5日讯(记者 刘怡斌)近日,湘潭市举行招商引资媒体见面会,通报该市的招商引资的优势、情况及重点产业。湘潭市副市长陈小山表示,参加“沪洽周”活动,湘潭招商引资的重点包括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等8大产业,欢迎各地客商来湘潭投资以上产业以及其他高新技术、战略新兴产业。   根据湘潭的区域特点、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湘潭市确立了“3+3”工业发展体系...

三牛四干评论:抓好招商引资这件头等大事

三牛四干评论:抓好招商引资这件头等大事

  “树牢‘招商引资是头等大事’的鲜明导向,吹响大招商、招大商的嘹亮号角,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加快建设‘四区一地一圈一强’,大干、快干、抓紧干、拼命干,以招商引资新突破推动高质量发展。”4月2日,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推进大会上,市委书记刘志仁向全市发出了动员令、吹响了冲锋号。   今天的招商支撑明天的项目,今天的投资决定未来的发展。去年,我市招商引资...

产业兴市湘潭成势的三道“优美弧线“湘之力”

产业兴市湘潭成势的三道“优美弧线“湘之力”

  湘江日夜奔流,在湘潭拐了蕞后一道大弯后北上洞庭。天造地设,湘江在湘潭划出了一道优美弧线年,湘潭努力以产业兴市,用真心、用服务、用底气在时空的河流中划出三道“优美弧线”,构成了高质量发展的成势和胜势。   湘江在湘潭形成独具一格的U型湾。这道湾里,蕴藏着湘潭制造的辉煌历史,激荡着湘潭面对战略新机遇的雄心。   从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排名97位前进到...

京湘(湘潭)跨区域协作产业项目对接活动周将在京举行

京湘(湘潭)跨区域协作产业项目对接活动周将在京举行

  京湘(湘潭)跨区域协作产业项目对接活动周将在京举行   湘潭在线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武慧 通讯员 张骞予)为积极抢抓首都功能疏解带来的企业外迁机遇,全力对接北京外迁企业优质资源,3月1日-7日,湘潭将在京津冀地区举行“京湘(湘潭)跨区域协作产业项目对接活动周”系列活动。活动将以“相亲会”形式创新开展,让60余家北京重点企业及项目与湘潭专业示范园区互相了解、建...

全市招商引资动员大会上刘志仁强调“拼站位拼创新拼服务拼担当”

全市招商引资动员大会上刘志仁强调“拼站位拼创新拼服务拼担当”

  刘志仁在“落实四敢要求,全力拼经济”全市招商引资动员大会上强调   拼站位拼创新拼服务拼担当 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实现大突破大提效   湘潭在线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符瑶)3月23日,“落实四敢要求,全力拼经济”全市招商引资动员大会召开。湘潭市委书记刘志仁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落实“四敢”要...

出征!湘潭招商引资小分队再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

出征!湘潭招商引资小分队再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12日讯(记者 蒋睿 通讯员 张骞予)“特立此状,不获全胜,决不收兵!”10月12日上午,湘潭举行招商引资主动仗决战四季度出征仪式。湘潭市委书记刘志仁,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贺波等市领导为各招商小分队授旗。据了解,各小分队将再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结合湘潭产业链发展需求,敲门精准招商,助力产业强市“千百十”工程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