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排头乡南下村:“三变”改革干起来乡村振兴富起来
湘潭县排头乡南下村以党建为引领,从“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个方向着力,以“化零为整”“借鸡下蛋”“抱团发展”三个途径发力,盘活集体资产,增强产业合力,丰富产业类型,推动南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探索出一条南下村乡村振兴发展致富新途径。
01“化零为整”提升集体资源使用效益
南下村以抛荒治理项目为契机,将村集体零碎荒山、荒坡、荒地“三荒”进行治理,通过土地治理和流转打通资源变现通道,蕞大限度提升资源使用效益。2021年,村“两委”在对村里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后,将村里闲置抛荒的土地交给村集体合作社进行集中治理,共治理出500亩土地,治理出的流转给村里日香合作社进行耕种,主要用于种植小籽黄豆、辣椒等经济作物,其中黄豆的种植收割全程均可实现机械化,亩产就可达四百多斤,现已形成南下村“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同时,为了保证产出的黄豆销路无忧,村“两委”为合作社牵线搭桥,成功与花石镇一家香干厂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形成“土地整治+特色产业” 的综合经营模式,仅2021年一年黄豆产值就达到了15万元,今年预计产值可达40万元,利润可达5万元。
02“借鸡下蛋”探索“企业+村集体+农户”入股模式
南下村以村级合作社为媒介,村集体通过资金、资源入股的方式,参与到合作社的经营与分红中,同时吸收村民参股或参与生产获得收益,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结合村里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产资料供给等实际情况,通过多方式多渠道考察引进适宜发展的项目,经过多轮商谈,蕞终与一家台商签订了黄骨鱼养殖合作协议,村集体利用产业发展资助资金投资30万元入股黄骨鱼养殖项目。
为解决养殖场地问题,村“两委”共同商讨决定将村里两口原本无人管理的废弃水塘进行治理并改造成适用于黄骨鱼养殖的鱼塘,不仅能够改善村民居住环境,也能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2021年,村里三口鱼塘清淤改造完成,经过水质检测、消毒、放置增氧机等一系列严格程序后,在今年3月28日和5月20日分别投放了80万和25万尾鱼苗,根据养殖合作协议,每年(一年两季)产值可达100万元、利润可达20万元。
03“抱团发展”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由村“两委”牵头、村民参与,通过土地参股、现金认购股权、吸引外来投资和争取政策支持等资金筹措方式,推进村里种养合作社做大做强,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村集体筹措一部分资金占股30%,重点扶持培育以王文斌、胡赛姣、陈日升等多位致富典型为骨干的文斌种养殖合作社、鸿赛种植合作社、日香专业种养合作社,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就业增收,并吸引一部分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回村就业,目前,各合作社共帮助230名农户成功就业,人均每年增加务工收入5000余元。同时,与黄骨鱼养殖企业共同研究出利用食叶草、美人蕉为主要原料的有机畜禽、水产饲料,下一步将在全村铺开饲料原料的种植加工产业,通过饲料自行生产加工延伸产业链,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预计正式投产后将增加30余户农户就业、每户年增收2万元。
在以前,南下村是典型的“三弱二多一不强”村,即:产业发展弱、基础设施弱、集体经济弱,低收入人口多、社会矛盾多,基层组织力不强。而现在,南下村集体经济日益壮大,拥有村级集体经济组织2家、家庭农场3家、种养专业合作社4家;打造了千亩优质水稻种植南下村示范片、南下村千亩小籽黄豆种植基地和黄骨鱼特色养殖基地等特色产业项目,预计今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60万元、净利润可达30万元。2019年南下村被评定市级五星支部、2021年被评为湘潭县人居环境先进村和粮食生产先进村。
南下村“两委”以党建为引领,持续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血造血”,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收入不断增加,助力南下村从集体经济薄弱村实现“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以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交出满意答卷。
湘潭县2024年度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缴费工作推进会召开
湘潭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发布
湘潭县:老干部欢聚一堂 庆重阳线
黄劲松率队赴粤开展湘商回归招商引资活动
【奋力抓项目 全力拼经济】 第49家!湘潭县与赫山区缔结友好商会
谁“羽”争锋!2023年湘潭县“体彩杯”羽毛球赛火热开赛
湘潭市委统战部来县开展专题调研
应急管理部来县调研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
光荣!湘潭县为二等功功臣送喜报
乡镇农艺师当上高校教授——记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射埠镇高级农艺师邓述东
湖南湘潭县:一把石鼓油纸伞 “撑”起乡村振兴一片天
“廉”花盛开香满城 ——湘潭县“里手助廉”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石鼓油纸伞:600年风雨中的丽影
湘潭县:加强小水利建设管护 打通梗阻保障农业灌溉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