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湘潭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从“0”到“N”的******——湘潭经开区汽车产业与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掠影

admin8个月前 (09-28)湘潭产业信息55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从“0”到“N”的******——湘潭经开区汽车产业与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掠影

  湘潭经开区又称九华,地处湘潭以北、湘江湾畔,是长株潭的几何中心。白手起家、艰苦奋斗,从偏远乡村,到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对外开放的主窗口,湘潭经开区创造了湘潭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奇迹。

  从“0”到“N”,湘潭经开区的蝶变******,在园区发展的命脉——产业发展中同样表现得淋漓尽致,汽车产业以及医疗器械产业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10月8日,湘潭经开区2022年四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此次集中开工的12个项目涉及汽车产业、医疗器械等领域,其中,长株潭新能源产业园项目总面积约2000亩,总投资约为100亿元,将重点引进新能源电池以及汽车零部件、电子电控、智能网联等研发与制造企业,是湘潭汽车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湘潭创新“产业规划+专业园区+综合服务”发展模式重点打造的示范专业园区,将进一步促进全市新能源和汽车制造产业集群化、规模化高质量发展,为湘潭打造千亿级汽车及新能源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说到汽车,人们经常会联想到一组词汇——“速度与******”。正是人类对速度的不懈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了百年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而湘潭经开区,作为一个因汽车而生、因汽车而兴、因汽车而名的园区,其诞生与发展,同样也上演着一出“速度与******”的好戏。

  湘潭经开区始建于2003年底,2005年,湘潭市为了吉利汽车的落户,设立了九华经济区。从此,九华便与汽车开启了一段携手与共的“良缘”。

  2006年3月,吉利汽车湘潭生产基地破土动工,12月正式投产,仅用9个月时间,创造了在一片荒草野地上,建起一座具有国际化生产水平的现代化汽车工厂的奇迹。到2009年,吉利汽车产值过50亿;2013年产值迈过百亿大关;到2021年,企业累计产销170万辆,总产值超1520亿元。

  在吉利汽车等龙头企业的牵引下,一大批汽车零部件企业进驻湘潭经开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成为湘潭经开区的头部大支柱产业。今年1至8月,园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443.9亿元,增长12.3%。

  而在汽车等产业的推动下,湘潭经开区也因高质量发展的“九华速度”而闻名全省——用8年时间晋升成为国家级经开区;用10年时间成为湖南省第四个“千亿园区”,目前综合实力在全省国家级经开区中排名第二。

  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以点及面,在汽车产业的竞技赛道上,湘潭经开区跑得稳、跑得快。而如今,他们又有更大的“野心”——打造千亿级“汽车之城”。

  打造千亿级“汽车之城”,湘潭经开区的信心来自哪里?

  “这份信心,来自于我们19年深耕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厚积薄发的产业基础;来自于我们坚持强链强群,建立的良好产业生态,更来自于我们明晰的战略方向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湘潭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湘潭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黄韧说。

  目前,湘潭经开区拥有汽车及零部件规上企业64家,是中国汽车产业集群50强。在整车生产方面,吉利汽车现已具备年产38万辆整车生产能力,今年底新能源SUV车型的下线,可实现年产值过百亿,带动50亿元规模的零部件配套产业发展。恒润汽车获批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和特种车资质。园区还拥有品类丰富的配套产业集群,集聚了舍弗勒、麦格纳、埃贝赫、地通、肇民、毓恬冠佳等众多世界500强和知名配套商,本地配套率达48%。

  园区努力探索建立一个面向产业发展新趋势、高端化、创新化的产业生态圈,聚焦“微笑曲线”两端,有力推进以华研实验室为代表的汽车高端研发检测,以汽车职业学院、舍弗勒培训中心为代表的汽车制造教育培训,在区内形成了整车、零部件、教育、培训、研发、检测、销售、文化、旅游的汽车全产业链条。

  未来,湘潭经开区将围绕“重整车、引整车、强配套、促集群、提效益”思路,围绕龙头企业吉利汽车,以吉利新能源SUV项目等为发展核心,探索构建区域产业双核多点发展格局,着力打造新能源整车平台、关键核心零部件技术、汽车后市场三大重点领域;统筹发展汽车物流、汽车及零部件贸易、汽车主题公园等产业项目,积极打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全产业链生态。

  “到2025年,实现汽车产业产值达1000亿元!”打造千亿级“汽车之城”,湘潭经开区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8月31日,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授牌三周年暨产业集中区一期项目竣工仪式活动在湘潭经开区举行。现场发布湘潭经开区医疗器械产业3年成果和未来3年行动计划,华熙生物等19个医疗器械及高端生物医药产业项目集中签约。

  从零起步,到实现“爆发式”增长,湘潭经开区在医疗器械产业的培育与发展上,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大健康产业正式迈入蓝海时代。其中,我国的医疗器械市场呈高速发展态势,市场规模已达万亿级别。

  在湘潭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药监局的政策支持下,2019年,湘潭经开区抢抓机遇,以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落户九华为契机,大力发展医疗器械新兴产业。目前,产业园已累计引进医疗器械及生物医药企业260余家,取证600余张,投产企业81家。

  如此快速的发展背后,有什么“秘诀”?“这得益于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的三大突出优势,即‘快人一步’的审批效能、‘高企+专家’的创新要素支撑、‘全生命周期’的配套服务。”黄韧说。

  “快人一步”的审批效能。在省、市重视支持下,园区建立“一园两站五支持”绿色通道,将审评服务和政策指导等前移到“家门口”,并给予“实行优先审批、强化服务指导、协助招商引资、成立工作专班、完善工作机制”五大政策支持,园区审批效能不断提速。如,同款二类医疗器械产品从注册到投产,可比省外地区节约1至2年,极大缩短医疗器械企业时间成本。

  ▲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授牌三周年暨产业集中区一期项目竣工仪式。

  “高企+专家”的创新要素支撑。园区集聚了一批业内领先的“高精尖”项目,如连续蝉联14年全球蕞大的玻尿酸企业华熙生物,打破国际垄断且国内唯一的未磁科技等。目前园区获批知识产权200余件、48件发明专利正在审查、在研创新医疗器械产品3个。同时,园区还引进“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86名,建立湘潭名育医疗器械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为企业持续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全生命周期”的配套服务。园区搭建完善专业灭菌中心、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中心、知识产权中心、湖南注册人制度一体化平台、成果研发转化平台、临床试验平台、投融资服务平台、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等“三中心五平台”的专业配套支撑体系,能为医疗器械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提供“无缝对接”。

  依托以上优势,未来3年,湘潭经开区将加速推进“产业规划+专业园区+综合服务”的发展模式,打造以九华创新创业园为主体的产业孵化区;以联东U谷·湘潭九华国际企业港、迅佳·湘潭医械智造谷等产业园为核心的工业地产集中区;围绕沪昆高铁湘潭北站周边打造购地自建集中区;以及以湘潭综合保税区为依托的海外国际区。力争实现新增入园企业300家,打造百亿级的医疗器械及高端生物医药产业。

  拥抱大健康产业蓝海,跑出全省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加速度”,集聚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湘潭经开区医疗器械产业其风正劲、其兴可待!

  落户九华14年,湘潭地通汽车制品有限公司从一个租用吉利汽车厂房的配套小厂,一跃成为集制造、销售、研发、检测于一体的国内先进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在全国布局16个生产基地、2个技术研发中心。“园区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在政府牵线搭桥下,我们还与多家主机厂实现‘联姻’,这为公司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湘潭地通汽车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何烨说。

  “在产业集中区一期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得到园区大力帮助。这里投资环境优越、资源配置优良、服务水平优质,充分证明了联东集团来湘潭经开区投资兴业的战略选择是正确的。”联东集团副总裁高飞说,“我们将充分运用自身资源优势和专业优势,吸引更多龙头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来九华投资兴业,不断扩大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的全国影响力。”

  企业的认可,是园区发展的坚实“底气”。湘潭经开区不断放大交通区位优势、政策红利优势、营商环境优势,企业发展势头更强,园区发展动力更足。

  交通区位,是九华与生俱来的发展优势。湘潭经开区位于长株潭三市的几何中心,直接辐射周边16家汽车整车企业,又处于京珠、上瑞两条国家大动脉,京广、沪昆两条高铁的交汇处,园区内拥有国家级综合保税区、高铁始发站、常年3000吨级湘江深水码头,距离黄花国际机场只有40分钟车程。如此区位交通条件,全省唯一。

  政策红利优势,为九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随着长株潭都市圈建设上升为“十四五”的国家战略,省、市加速推动“一圈一强”发展,湘江西岸科创走廊、长株潭综合交通枢纽、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等重量级规划逐步落地,九华凭借突出的区位条件,以及与湘江新区共建九华新片区的融城先机,发展前景更好、空间更广阔。

  ▲湘潭经开区2022年四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暨长株潭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开工仪式。

  而营商环境优势,更是九华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园区规划面积138平方公里,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充足的土地资源,是湖南省唯一的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园区,并在全省园区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拥有省市下放的200多项行政审批权,大部分事项均可实现一枚公章盖到底,极大提升行政审批效能。同时,经过19年发展,园区已经形成完善的城市服务配套,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完善,住宅、酒店、购物、休闲、文教卫等生活设施品质优越。

  尤其是,今年湘潭深入开展“心连心走基层、面对面解难题”活动暨“正作风、提精神、鼓士气”专项整治行动,大力弘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营造大干、快干、抓紧干、拼命干的干事创业氛围。大力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注重解决产业升级和企业发展中的难题。

  湘潭经开区积极响应号召,根据助企纾困“千百扶培”计划,出台干部联企“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行动方案,成立行动领导小组,实行党工委书记和管委会主任“双组长”制。在干部联企行动基础上,实行“一对一专属服务员”工作机制。坚持“一企一策”服务办法,通过亲商优商企业接待日、在建项目协调服务工作会议打通“肠梗阻”。设立“营商环境你来评”线上即时评价平台和“作风建设随手拍”监督举报平台,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

  华研实验室。(本版图片由湘潭经开区提供)

  持续提升的“九华服务”,不断增强着“九华底气”。除汽车产业与医疗器械产业外,湘潭经开区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也竞相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来势。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有理由相信,湘潭经开区必将创造更多的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2年湖南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年度报告

2022年湖南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年度报告

  年,全省软件行业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软件发展战略,大力实施《湖南省软件产业振兴计划》,着力提升关键软件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支撑能力,产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集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为加快数字湖南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2年,全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达2016亿元,同比增长13.9%;软件业务收入达1272亿元,同比增长13.5%。其中,软...

“五好”园区评价出炉 湘潭高新区营商环境荣获省级先进园区 排名全省第二!

“五好”园区评价出炉 湘潭高新区营商环境荣获省级先进园区 排名全省第二!

  “五好”园区评价出炉 湘潭高新区营商环境荣获省级先进园区 排名全省第二!   近日,湖南省发改委按照“五好”园区创建和亩均效益导向,省产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园区办)组织对2020、2021两年度全省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进行了综合评价,湘潭高新区在全省138个产业园区中获得2021年度“五好”园区营商环境评价排名第二,被评为湖南省2021年度营商环境先进园区,...

一切围着项目转 湖南产业园区这样诠释项目为王

一切围着项目转 湖南产业园区这样诠释项目为王

  3月1日,湖南1248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7428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项目,共848个、年度投资1540亿元,分别占项目总数和年度投资总量的68%、57%。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在长沙经开区续建长沙三一智联重***和工程机械扩产项目,计划总投资220亿元。目前,A地块1号厂房已投产;2号厂房屋面维护结构基本完成,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部分设备...

为产业强市聚集源动力——《湘潭市产业强市招商引资工作方案(2022—2025年)》《湘潭市招商引资工作若干激励政策(试行)》解读

为产业强市聚集源动力——《湘潭市产业强市招商引资工作方案(2022—2025年)》《湘潭市招商引资工作若干激励政策(试行)》解读

  ——《湘潭市产业强市招商引资工作方案(2022—2025年)》《湘潭市招商引资工作若干激励政策(试行)》解读   产业强则城市强。要实现产业强市,招商引资是源动力。4月2日,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推进大会上,湘潭市正式公布了《湘潭市产业强市招商引资工作方案 (2022—2025年)》(以下简称《招商引资方案》)、《湘潭市招商引资若干激励政策(试行)》(以下简称《激励政策...

九华创新创业中心

九华创新创业中心

  我是园区负责人,我要更新园区资料及联系方式。更新园区   九华创新创业中心位于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湘潭市雨湖区江麓路湘潭大学科技园附近,面积约167.14亩。本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数据库,前瞻产业研究院20年持续聚焦全国细分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地产规划、特色小镇规划、产业新城规划及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等,助力地方产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

亿翰产城园区周刊(414-420)中南高科四进惠州联东U谷·新郑电子信息产业港开工

亿翰产城园区周刊(414-420)中南高科四进惠州联东U谷·新郑电子信息产业港开工

  原标题:亿翰产城园区周刊(4.14-4.20) 中南高科四进惠州,联东U谷·新郑电子信息产业港开工   3. 国务院关批复同意长春、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5.【广东】深圳市2022年重大项目计划发布 涉及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领域   10.【北京】2022年北京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任务发布 涉及17...

创建“五好”园区挺进头部方队——湘潭经开区获评“先进园区”(四)

创建“五好”园区挺进头部方队——湘潭经开区获评“先进园区”(四)

  (记者 刘留)近日,湖南省产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发文,按照“五好”园区创建和亩均效益导向,省园区办组织对2022年度全省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进行了综合评价。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获省政府真抓实干表扬激励和全省“五好”园区创建工作先进园区,位于“优等生”方队!将在建设用地、资金扶持、招商推介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   九华融媒系列报道《创建“五好”园区,挺进头部方队——湘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