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湘潭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砥砺奋进的五年】湘潭独立工矿区和老工业区综合治理纪实

admin8个月前 (09-28)湘潭产业信息71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洪静雯)谭家山煤矿、竹埠港地区、锰矿地区,这三个地区曾是湘潭的“金山银山”,曾为湘潭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作用。随着资源的枯竭,生态的破坏,这三个地区逐渐变了“颜色”。独立工矿区,资源枯竭后怎么办?采煤沉陷区,环境破坏后怎么治?老工业区如何振兴?5年来,全市上下围绕这三个沉重的问题,进行了探索。

  竹埠港老工业区始建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到2011年,该区域的企业有28家,工业产值45亿元,完成税收1.12亿元,从业人员近8000人。但由于长期的化工生产,竹埠港周边环境不堪重负。

  2013年9月,我省将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列为“一号重点工程”,竹埠港被列为七大重点区域之一。2014年9月29日,竹埠港的28家化工企业全部停产;2016年12月,28家企业全部搬迁退出。

  要想赢得全局,须下得一手好棋。在竹埠港老工业区的治理和开发中,湘潭走了三步好棋。首先,引进市场竞标机制,招揽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治理。这一招使得竹埠港的治理工作稳步推进;其次,利用融资“杠杆”,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竹埠港的治理和开发;蕞后,竹埠港老工业区在治理和开发上做好高标准的规划设计。翻开《湘潭竹埠港滨江新城修建性详细规划》,未来竹埠港303公顷的土地,将被划分为4个区域,规划的“一带四区”将在这里呈现,包括公园景观带(含工业遗址主题公园)、竹埠港文化时尚创意中心、滨江商业金融区、创智生活区、长株潭国际会展中心等。

  岳塘区主要负责人介绍,计划用2至3年的时间全面完成该区域的治理工作。同时根据竹埠港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区域的开发和建设,力争到“十三五”末,将竹埠港地区打造成为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示范区、“两型社会”建设的先行区和滨江生态宜居新城建设的样板区。

  近日,记者来到湘潭锰矿国家矿山公园的主碑广场、风筝广场、北广场。这里绿草遍地,格桑花迎风招展,景观被打造得错落有致。5年时间,从千疮百孔废弃地到生态游园两型区,这里的变化带给锰矿人的不仅仅是惊喜。

  说起湘潭锰矿的历史,还得从上个世纪开始,有百年辉煌成绩的它,曾被誉为“中国锰都”。锰矿破产后,当地居民很快陷入了“无路可行、无水可喝、无房可住、无业可就”的境地。一条绿色生态综合治理之路从解决民生疾苦开始,在新产业发展中疾驰。

  5年间,一批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潭锰路、矿区内春兰路先后通车,解决了锰矿群众的出行问题;从湘潭经开区国中水务引水锰矿,解决了锰矿地区3万群众的饮水问题;随后锰矿棚户改造工作启动,3674户居民有了新居,解决了绝大部分锰矿群众的住房问题。

  在产业发展方面,雨湖区政府加快对园区产业“腾笼换鸟”和改造升级,将绿色理念融入到雨湖工业集中区,将军民融合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现代物流产业纳入园区招商引资政策重点支持产业,提高入园企业和项目准入门槛。

  同时,为深挖绿色资源,雨湖区制定并实施了《湘潭锰矿国家矿山公园建设规划2014-2025》,成功申报全国首个锰元素国家矿山公园,将矿区难以修复的土地和原有采矿设备等综合利用,建成锰文化宣传中心,配套建设矿山博物馆和风筝广场等主题休闲广场,带动休闲娱乐、红色旅游等产业发展。目前,锰矿地区成功实现产业的两型转型,淘汰关闭涉锰污染企业28家,取缔“三高”企业26家,新引进湖南一力物流等近50家两型企业,新材料、休闲旅游、现代农业等一批两型产业来势较好,两型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年实现税收超2亿元,新增就业岗位近30000个;将2500余亩废弃用地开发为建设用地和商业用地,按建设用地30万元每亩估算,带来的土地增值高达7.5亿元;农田基本恢复了耕地功能,人均收入增速超20%,真正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谭家山镇曾以“湘中煤都”“湘中黑珍珠”等美誉闻名于三湘大地,煤矿产业既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又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所有煤矿关停后,如何引来“活水”做活矿区经济,提高矿区各村的造血功能?谭家山镇的做法是重建绿水青山的谭家山,“一村一品”应运而生。

  当地工作人员带着我们从谭家山镇政府出发,沿着省道S313一路探秘。他依次向我们介绍,从国道到省道入口处的棠霞村种的是水稻和油菜,紫竹村的是药材和葡萄基地,榜塘村的是桑蚕基地,长塘村的是油茶和苗木基地这些品类是根据矿区各村落不同的地质条件来引进的。

  尽管省道S313线道路两旁沾有黑灰的建筑物依然可以看到煤矿的痕迹,但不能忽视曾经荒芜的地里已长满绿色的植物结籽的油菜、小叶樟树苗、橙子苗、三七、党参“这些都是活的经济。”这名工作人员说。

  随着项目的入驻和发展,谭家山镇矿区村“一村一品”初步形成,有了自己的特色。1000余亩的蚕桑种植基地,400余亩的油茶及珍稀苗木培育基地,700余亩的油菜基地,500亩药材基地和葡萄基地这些项目的实施和引进,为转变矿区群众思想观念,提升矿区村的造血功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络蜘蛛自动收集于网络,如需转载请查明并注明出处,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媒体关注】强园区兴实体推动湘潭经济高质量发展

【媒体关注】强园区兴实体推动湘潭经济高质量发展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媒体关注】强园区 兴实体 推动湘潭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体经济是立市之本、富市之源、强市之基。政府相关部门如何担当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使命?本期《新闻观察》围绕如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湘潭高质量发展聊经验、话未来。  ...

【湘潭土拍】湘潭经开区两块土地挂牌上市后正式摘牌

【湘潭土拍】湘潭经开区两块土地挂牌上市后正式摘牌

  湘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成交结果公示(潭市公土网挂(2019)027号)   按照《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受湘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委托,我中心于2019年07月30日日至2019年08月08日, 挂牌出让1宗...

上海产业园区单位土地工业总产值超过80亿元平方公里

上海产业园区单位土地工业总产值超过80亿元平方公里

  银保监会:国开行已支付全国首笔“...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投放今年第三批...   2022年前8个月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   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已突破11亿千瓦   2022年9月21日24时起国内成品油价...   我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已达16.98亿......

下一个五年规划湘潭九华经开区未来可期

下一个五年规划湘潭九华经开区未来可期

  输入您的购房需求,10秒找到理想房源   来源:吉屋网发布时间:2021-01-08   九华,这两年几乎成了湘潭飞速发展的代名词。2020年已经过去,这一年是极不平凡。是飞速发展的一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湘潭九华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2003年11月,是长株潭城市群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五大示范区之一,也是省政府批准设立...

交地即交证!湘潭九华经开区等多个项目已成功实施改革

交地即交证!湘潭九华经开区等多个项目已成功实施改革

  近日,上海肇民和南方建材两家工业企业,通过土地招拍挂在湘潭经开区竞得两宗土地,并一次性拿到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实现交地与交证“双同步、零时差”。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交地即交证”是湘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早在今年3月,湘潭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就坚持问需于企,提前介入、上下联动、平行办理...

初战告捷 湘潭高新区两块经营性土地成功被摘牌

初战告捷 湘潭高新区两块经营性土地成功被摘牌

  (通讯员 黄骏) 12月7日下午5点30分,在湘潭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传来喜讯,湘潭高新区两块经营性土地成功被摘牌。   湘潭恒泽置业有限公司以总价8.3189亿元竞得高新区湘潭大道以北、高新路以南、幸福路以西(潭公土网挂【2017】004、潭公土网挂【2017】005)宗地,占地面积279.9亩。   此次出让,是《湘潭高新区招商引资模式改革推进...

好消息!湘潭高新区两宗地块成功挂牌

好消息!湘潭高新区两宗地块成功挂牌

  5月31日,湘潭高新区两块综合用地成功挂牌。这是湘潭高新区紧跟长株潭融城步伐推出的地块,在地理位置、配套设施等方面占据优势,即将成为高新区蕞具投资价值的土地资源。   此次挂牌上市的两宗地块分别位于高新区晓塘中路与河东支路二十五路相交处东南角(潭公土网挂【2021】022号宗地)、晓塘中路与万达西路相交处西北角(潭公土网挂【2021】023号宗...

娄星工业集中区:以盘活土地资产为主线助力园区迅猛发展

娄星工业集中区:以盘活土地资产为主线助力园区迅猛发展

  娄底新闻网讯(通讯员 曾桂林)2月21日,娄星工业集中区攻坚克难,金联物流自留地在娄底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官网成功挂网,这标志着娄星工业集中区盘活园区土地资产取得了时效性成果。这一成果既为统筹兼顾、积极推进园区国土工作奠定了战略性基础,为刺激经济增长注入了鼓动性典范。   据悉,金联物流自留地位于涟滨西街和高丰路交叉口东南角,属于省政府(2018)政国土字第289号...